您的位置: 首页 >农业>新闻速递>详细内容

桑叶编织增收"丝路"

来源:大足网 发布时间:2022-06-24 09:57:56 浏览次数: 【字体:

  6月,大足区中敖镇观寺村,成片的桑树长势喜人,绿油油的桑叶弥散着清香。这里是埂生基(重庆)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埂生基”)的蚕桑基地。今年57岁的工人刘玉芳在采完桑叶后,便急忙赶着去收第二批蚕茧。

fd9393f8b2b34c36849a83552102720e.jpg

刘玉芳正在采摘桑叶。

  刘玉芳是观寺村2组的脱贫户,由于丈夫贺根华患有肝硬化,手术后一直在家静养,养家的重担落在了她的肩上。在家务农虽然可以照顾家人,但增收甚微,外出务工能挣更多,却无法顾家。正当刘玉芳一筹莫展的时候,2020年,埂生基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8d93725908444455acbc38f7265c03ea.jpg

刘玉芳正在观察蚕茧成熟度。

  家中近9亩田地流转给公司使用,刘玉芳每年有2611.8元土地流转费,她到观寺村蚕桑基地务工,每个月能增收2000多元。“从基地走回家只要10多分钟,活儿轻巧离家近,每个月有4天假,还能陪陪老头儿,这在以前都不敢想!”她说。

84a5b918cbb9435db830a6938f2ee3d5.jpg

刘玉芳从方格簇上取下蚕茧。

  育卵、采桑、养蚕、收茧……每个环节刘玉芳都烂熟于心,干好这份工作让她觉得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尝到产业振兴带来甜头的不止刘玉芳一家,埂生基在发展壮大的同时,解决了周边1000余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其中脱贫户近60户。

3e0be1cec74a4068bf3128b227c72ef2.jpg

休息日,刘玉芳在家陪伴丈夫贺根华。

  一条蚕桑铺就的产业振兴“新丝路”,正在从这个曾经的市级贫困村向外延伸。

cc5fc13d7d4d43c192df84c5859e3aa0.jpg

工作间隙,刘玉芳(中)和同事们有说有笑。

  目前,埂生基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模式,发展成员企业17家,覆盖中敖、国梁、珠溪、宝兴等7个镇17个村,建成标准化、集约化桑蔬间作基地10000亩,养殖车间14个。

8ce59e8e3d7d47cdb16fd5000b4540d9.jpg

刘玉芳在升降机上检查蚕房情况。

  每亩桑树能收桑叶近6000斤,可养蚕3—4张。一张蚕纸种2.5万—2.8万个蚕卵,可产40千克左右的蚕茧,蚕茧今年的市场价50元/千克左右,每亩地养蚕的产值约8000元。

3547924711c14088bd8d67daa15f1ef8.jpg

刘玉芳清理蚕的排泄物和残桑。

  下一步,埂生基还将开发蚕桑衍生品加工,新建蚕桑博物馆、茧丝绸研究院及乡村酒店等,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蚕桑产业已成为当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产业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

记者 黄小倩 实习生 陈于香/文 瞿波/图

终审:刘琴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