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旅游文化>资讯>详细内容

“大足石雕”是怎样长大的

来源:大足网 发布时间:2023-11-20 10:31:12 浏览次数: 【字体:

a5c09d7bd5db428295530cb4574a3b55.jpg

11月17日,航拍下的大足石刻文创园。 记者 黄舒摄

  11月5日,20余件大足石雕文创产品亮相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些“石头”代表重庆向世界展示了一幅具有大足特色的东方美学画卷。

  大足石雕与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相伴而生。从初唐时期各路石雕艺人齐聚大足,开凿北山佛湾摩崖造像,到宋代匠师技艺代代相传,建造宝顶山摩崖造像,再到明清时期冯永受、张仁山等大师继承衣钵、操刀雕刻。如今,以刘能风、张连生等为代表的现代大师的作品享誉中外。

  近年来,大足区传承弘扬千年石雕技艺,国家级非遗文化资源,全力建设大足石刻文创园,厚植“大足雕客”劳务品牌发展沃土,落地建设石雕石材产业园、雕塑艺术产业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布局建设大足雕客创业孵化园、大足雕刻公共实训基地等平台、载体,大足石雕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壮大。目前,大足石雕从业人员达11万人,年创收达200亿元,“让世界的石头说中国话,让大足雕客走向世界”的愿景已逐渐成为现实。

“大足雕客”劳务品牌走四方

  “过去匠人虽多,但大多是单打独斗,自己找活自己干,如今是抱团共赢发展。”大足区人力社保局局长蒋仕惠说,近年来,大足区充分结合市场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需求,通过对全区石雕匠人进行摸底调查,建立石雕匠人名单,详细登记石雕人员信息和技能评价,探索出一条“统一招募、组织培训、抱团创业、集中输出”的“大足雕客”劳务品牌之路。

  “我们主要招募大足现有传承石雕技艺的民间艺人、有艺术院校专业底子且愿从事石雕的学子、社会上的有识有志之士,并针对市场需求,为他们开展雕塑理论、产品创意、雕刻技巧等系统化培训。”蒋仕惠告诉记者,除系统开展培训外,大足区还积极引导参与培训的学员考取石雕工技能等级证书。“通过考证的形式,不仅能规范学员的技能技艺,提升其专业水平,也有利于保障他们步入行业后的薪酬水平。”2016年大足石雕从业人员被正式纳入了国家工程师职称序列。

  除此之外,“大足雕客”劳务品牌还为雕匠们搭建了对接业务的服务平台,更好地帮助“雕客”接订单、拿项目,为新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去年,“大足雕客”与国内外23家雕塑企业签下订单,与33家人力资源机构建立长期用人保障体系,促进2万余名劳动者在全国11个雕刻重点产区就业,人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现在,“大足雕客”这一劳务金字招牌已经在广东、福建、河北、云南等国内10余个省及9个国家和地区叫得响、立得住。

  新鲜血液的不断加入,让“大足雕客”劳务品牌有了勃勃生机。近年来,“大足雕客”获得国家级个人奖项56项,省部级个人奖项283项,拥有知识产权及专利技术160余项,产品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547项,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提升。2022年底,在全国劳务品牌发展大会上,“大足雕客”成为重庆市唯一一家上榜的全国知名劳务品牌矩阵。

让“雕客”蜕变为“创客”

  在大足区,越来越多在外的雕客选择回乡创业办厂。从业数十年的苏中明和向永霞便是其中的两个佼佼者,他们一个从云南昆明石材城返乡,一个从成都土桥石材城返乡,都将雕刻厂办在了大足石刻文创园里。在谈到为何要回乡办厂时,向永霞说:“园区从税收到厂房租赁为创业者提供了很大的实惠和便利,另一方面,我们也想回来,为家乡石雕产业发展出一份力。”

  大足石刻文创园成立于2021年,先后建立了大足石雕艺术展厅、数控雕刻共享工厂、雕刻共享租赁车间、创作空间,为入驻园区的企业提供共享场地、共享设备、创业扶持、事务代理、政策代办等一系列服务。“目前,园区整合了人社、市场监管、税务、法务等政务职能,通过政策下沉,搭上我们的服务前移,努力为办厂创业的每一位雕客提供全链条、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大足石刻文创园服务中心副主任段勇介绍说。

  在大足石刻文创园的“共享工厂”里,苏中明和两位工匠正在操作数控雕刻机。“数控设备刚引入雕刻行业时,只有一些年轻的‘雕客’愿意花时间自学。如今,园区搭建了‘共享工厂’,常态化举办数字化技能培训,拥抱新科技几乎成了所有‘雕客’的共识。”苏中明说。事实上,这类大型雕刻设备于普通石雕工作室而言造价高、使用率低,但通过园区共享的方式,不仅能提高设备运转效率,还能为企业节约千万成本。目前,“共享工厂”内的大型切割、数控雕刻设备可以满足50家企业生产需求,年产值预计达5亿元。

  优惠的政策服务、智能化的设施设备为雕客的创业孵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要真正实现由“雕客”到“创客”的转变,还得培养提升雕客的“创能”,让雕客真正成为石雕艺术的创作家。“川渝工匠大多只擅长模仿传统佛像,对现代雕塑的抽象造型缺乏想象力,在以前,‘设计’是川渝工匠的弱项。”段勇说,对此,大足石刻文创园打造了川渝石刻特色文创产业实训基地,依托川渝两地相关高校尤其是四川美术学院优质资源,聘请了30余位省部级以上的工艺大师常驻园区,通过让“雕客”与导师联合创作的方式,打开他们的固有思维,培养美学知觉,不断提升其艺术创作能力。

  目前,大足石刻文创园已成功孵化雕刻类创业项目526个。

职教为“大足石雕”持续输才

  在过去,大足石雕技艺的传承主要依靠的是父传子、师傅传徒弟的旧有模式,这种基于熟人圈子的传承模式,影响面窄,传承水平也千差万别,不能够满足非遗传承和当地石雕产业发展的需求。2011年,大足职教中心立足实际,启动了石雕石刻技艺传承研究工作,开设了全国首个石雕石刻专业,并先后成立了石雕石刻专业名师工作室。

  专业开设后不久,学校召集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大足石雕传承人,共同编写完成5本石雕石刻专业教材,编撰石雕石刻专业技能标准,此后这一标准更是成为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石雕石刻专项技能证书的依据。经过10余年的发展,石雕石刻专业已具规模,并发展成为重庆市的重点特色专业。

  与传统“师带徒”培养模式只重视技艺传承不同,基于大足职教中心的“现代学徒制”把“文化传承”与“美学濡染”放在“技艺习练”同等重要的位置,并由此构建出“技艺道融合”的育人模式,以专业建设支撑技术习练,以校园景观建设和艺术活动开展支撑艺术濡染,以凝练“精善”理念文化统领“一训三风”支撑文化永续传承。

  同时,大足职教中心还与大足石刻文创园形成产教融合合力,共同与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开展合作,建立“高校+园区+工匠”的人才培育模式,在大足职教中心开设三年制石雕特色中职专业培育,通过大师“进高校、入课堂”进行培育;联合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培育。

  “这些学生毕业后,走出校门就可以直接就业,就业后的收入少则每月8000元,多则达1.5万元。”大足职教中心石雕石刻专业老师杨声才说,“在系统化的技能培训支撑下,他们进步很快,可以说他们学一年,顶我们做学徒时学十年。同时,他们专业课与文化课并举,未来他们将有更多选择的可能。”

  大足职教中心每年为大足石雕产业培养上千名“雕客”,而现代学校班级教育培养的石雕石刻专业人才,不仅数量增多质量也得到极大提高,这为大足石雕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供血力量。

记者:余佳

终审:曹冬玲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