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子村的乡村振兴“路线图”
2月18日,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季家镇梯子村的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队员一大早就来到办公室。
“当前疫情防控还是不能放松。”
“虽然已经全部脱贫了,但还有几户仍然需要随时关注他们的情况。”
“年前最后一批土鸡已经销售出去,要及早谋划今年的产业发展了。”
……
一年之计在于春。你一言,我一语,大家商量着新一年梯子村的发展之路。
梯子村是地缘上的“边村”、体量上的“小村”,因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缺乏主导产业、集体经济“空壳”、相当数量村民贫穷,2014年被识别为市级贫困村,2020年被确定为全区唯一的市级定点攻坚村。经过五年的奋斗,梯子村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摘掉贫困“帽子”的梯子村展现了新气象:纵横交错的乡村公路让返乡人将小轿车开到了家门口;焕然一新的改造房让脱贫户俱欢颜;日益壮大特色主导产业让村民变“股东”;集体收入让破壳的“空壳村”有钱办事;河清岸绿的生态环境让乡村“颜值”加分。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会议、国内考察等重要活动中谈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时反复强调,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是我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交汇的特殊时期。”梯子村第一书记舒小华说,“2021年,梯子村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跃向乡村振兴。”
如何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梯子村驻村工作队商议出,一方面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发生返贫现象;一方面要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各项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
“如今的梯子村全体贫困户和村民家庭不愁吃、不愁穿,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饮水安全有保障,收入达标越线,前五年,梯子村在为‘有保障’奋战,后五年,梯子村要向‘高质量’迈进。”舒小华说,如何让乡村环境持续改善,如何深化利益联结机制,如何建立农产品购销体系,如何增强村民的内生动力等等都是梯子村实现乡村振兴所要考虑的重要事项。
“路通了,产业有了,有劳动力的政府帮忙找工作,没劳动力的低保政策兜底,日子只会越过越好!”住着新房的脱贫户唐国珍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干部有激情,村民有期望。走过贫穷的梯子村正徐徐展开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本报记者刘星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