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守护瘫妻15载 ——记孝老爱亲的大足区道德模范施武国

来源:大足网 发布时间:2022-09-14 10:54:04 浏览次数: 【字体:

施武国是大足区金山镇天河村的一名乡村医生。与妻子胡朝贤结婚的31年里,近一半的年岁,妻子都卧病在床。作为丈夫,他尽心尽力照顾妻子15年。
  1991年,施武国与妻子经人介绍结婚。施武国学过医,在村里当起了乡村医生,妻子则每天起早贪黑,有时在外跑生意,有时在田里种地。两口子生活虽辛苦,但在共同努力经营下变得越来越好,还有了两个女儿。

9df81a58922e484b9a066f092ce2b1cb.jpg  

2007年七夕夜,妻子从地里忙完庄稼回到家中,洗漱后,却突然瘫倒在地。送到医院后,经检查,被诊断为多发性大面积脑梗。随后又转到重庆主城区医院治疗,期间几度被医生下病危通知书,需要做开颅手术。施国武回忆道,“医生说人救过来,也是瘫痪,这种病情最多也就再活几年。”
  当时的施武国只想保住妻子的性命,毫不犹豫地让医生尽快安排手术,“这毕竟是条生命,老胡跟着我辛苦这么多年,家里还有两个孩子,我怎么可能放弃她。”
  手术后,妻子从“鬼门关”挺了过来,却左半身瘫痪,完全丧失了自主生活的能力。施武国看到妻子虚弱地躺在病床上,心疼不已,“我每天还能坐在屋里给病人看病,她是每天都在外面风吹日晒,东奔西跑。”在施武国的眼里,妻子勤劳能干,任劳任怨,却没有享过一天清福。
  突然的变故花光了家中积攒了大半辈子的积蓄。“我当时总是发呆,情绪也很低落,妻子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觉得活下去没有意思,脾气变得暴躁易怒。”施武国说。
  在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施武国作为家中的顶梁柱,将压力化为行动力。妻子转院回到大足中医院后,有医学基础的他,每天认真请教针灸和按摩手法。出院后,他也抓住康复黄金期,每天给妻子实行针灸或按摩、康复训练。有时妻子难以忍受病痛的折磨,着急起来就骂他,他仍每天鼓励妻子不折不扣地做康复治疗,任她发泄情绪。
  半年的锲而不舍,终于让这个家庭见到了曙光。妻子从躺在床上到慢慢坐起来,再到拄着拐杖能慢慢行走一小段路,能自己吃饭、上厕所,两口子心态也好转起来。
  此后,施武国十年如一日地照顾妻子,为她洗衣做饭,带她出门散心。期间,因为长时间行走受力不均,妻子左脚踝关节变形,他就想办法找铁块做了U形铁架做支撑矫正,还贴心地在铁块两侧绑上泡沫板或纸壳,让妻子走路能舒服点……随着时间的增加,开颅手术带来的后遗症愈加明显,妻子的记忆力、行动力都大幅度下降,导致妻子总是重复对他说相同的话、问相同的问题,也可能随时呼喊他,见不到人就电话“轰炸”他,他依然选择耐心面对。
  15年来,两人一直保持着那份淳朴与乐观,相濡以沫。记者见到他们时,他们还会互相拌嘴逗笑,脸上总是挂满笑容,没有一丝被病痛折磨的痕迹。胡朝贤说自己很有福气,遇到了这么有责任担当的另一半。“现在孩子长大了,轻松了些,我会一直照顾她,陪她走到最后。”施武国朴实的话里,饱含着他对妻子最真挚的爱。

记者 何美林文/图 

终审:赵曦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