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也其:生产工艺升级带动产品质效“双提升”
“我们力争在西南地区建成‘质量稳定’‘效率高效’的汽车横纵梁生产的数字化生产车间,项目一号厂房正在进行设备基础、通电、通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二号厂房预计今年底完工。”近期,记者走进思也其15万吨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项目建设工地了解项目进展情况。据介绍,该项目一号、二号厂房于今年2月一次性动工,目前已完成总体进度70%,预计明年1月进行试生产。
与以往传统制造成本高、周期长、精度差、效率低的纵梁生产加工方式不同,该项目一号厂房将以往多个工点分散加工的整个工艺流程集成到一个车间,通过全流水化生产线和厂内物流联线,实现高效节约智能化制造。“传统加工一根纵梁成品整个工序可能需要10分钟、40多个人作业,我们引进先进设备打造的汽车纵梁柔性制造数字化车间,通过MAS系统进行管理操作,只需要6至8个人、4分30秒就能出一根成品,产品品质也大幅提升,对于个性化定制的产品需求,调整设备参数就能适应新的生产加工需求。”重庆思也其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廖科权介绍。
除了引进先进生产线对产品进行“品控”,该项目的选址也有“讲究”。据悉,该项目位于大足区邮亭工业园区,距离高速收费站2公里、大足高铁南站3公里、物流火车站2公里。“周边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和市场需求是我们选择落户大足的关键因素。”廖科权说,大足地处成渝中线,周边市场涉及成都、重庆主城区等地,“物流运程越短、转运次数越少,产品的品质就相对越好,相应的物流成本也会减少。”
廖科权表示,公司计划二号厂房投入高自动化、信息化的汽车板剪切加工,以及钢铝生产加工落料线,力争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具备年总产值约20亿元生产加工能力,提供约300个就业岗位。
记者 邓小强 何美林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