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淄博“出圈”的根—— 一场“报恩”之旅的“发酵”

来源:大足网 发布时间:2023-04-27 14:58:51 浏览次数: 【字体:

罗义华
  淄博爆火“出圈”了,其原因有N种说法:明星薛之谦在多个社交平台推广淄博烧烤,赞美其味道;淄博持续打造“淄博烧烤”品牌,通过各种方式海量宣传造势的结果;淄博烧烤本就独具一格,有小饼、烤炉和蘸料的“灵魂烧烤三件套”;疫情三年,囚禁了人们奔放的热情,通过烧烤的方式来一次身心放逐……诸种原因都有道理,但没有触及根本。
  烧烤界鼻祖的新疆羊肉串烧烤、自带民族特色的内蒙古烧烤、“南北混血”有上千年历史的江苏徐州烧烤、“刻在骨子里味道”的东北烧烤、四川独有风味的石棉烧烤和西昌烧烤等等,都各有千秋,各具特色,都是在烧烤界割据一方的霸主。偌大一个中国,作为美食之一种,哪一个街巷角落又找不出几个烧烤摊呢?就是烧烤城也灿若繁星。显然,仅仅是因为“真香”“好吃”,还不足以让淄博如此爆火“出圈”。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普通的工业重镇淄博因为烧烤而火得很呢?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因为传播的裂变一切变得皆有可能。在目前海量关于淄博烧烤爆火的传播中,笔者以为有一种说法是靠谱的——一场“报恩”之旅的“发酵”,让淄博“出圈”。
  去年5月1日,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发生疫情,学校决定第一时间对师生转移并临时隔离,12000多名学生来到淄博。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淄博党政及方方面面,对学子们关爱有加,热情呵护。烧烤、红烧鱼、麻婆豆腐等,每天的饭菜都不一样,发的水果都吃不完。学子们反映,在隔离的日子里,淄博人在尽最大努力给他们最好的东西。在方舱里,淄博提前准备了生活用品、防疫物资,连指甲刀这类小东西都想到了。
  学生们在离开淄博前,当地安排了一顿烧烤。地方党政给学子们写了一封信:“亲爱的同学们,自古磨难皆过客,浮云过后艳阳天。这座城市历来有情、有义、有爱、有光……凡我在处,便是山大(山东大学);待你来时,这就是家。”
  冬去春来,去年到淄博隔离的大学生陆续“故地重游”,品烧烤,感受淄博人的深情厚谊。“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学子们不断在社交媒体上晒出对淄博发自内心的夸赞,对淄博烧烤的向往,对淄博这座城市的礼赞。成千上万个点赞的“发酵”,汇成了淄博知名度美誉度的海洋。
  显然,淄博的知名度美誉度承载了淄博人真诚、善良、好客的内涵。淄博的“出圈”,也不仅仅靠宣传。
  在当下各地都在大力营销城市、推销文旅、聚集人气的时候,淄博“出圈”的故事,也许能给人一点启发。

终审:罗怀芳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