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大足的这些“第一”是如何炼成的?

来源:大足网 发布时间:2023-07-24 09:44:01 浏览次数: 【字体:

罗义华

  笔者从7月21日召开的2023年大足区第三次双月“一把手”亮晒比拼会议上了解到:今年6月,重庆市政府下发通报,去年大足12项工作获得市政府督查激励,获得激励奖金1780万元,均居全市第一;上半年GDP增长5.6%,增速列重庆桥头堡城市第1位;税收收入增长68.4%,增速列重庆桥头堡城市第1位;工业投资19.5亿元、增长22.7%,增速列桥头堡城市第1位;实现农业增加值19.6亿元、增长4.9%,增速列桥头堡城市第1位;空气优良天数156天,列渝西地区第1位……

  这一连串没有表情的数字背后,是大足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大足区委、区政府坚强有力的统一领导下,不断提高站位、把握定位、找准方位、干出地位,为努力实现重庆经济“半年红”,倾力展现大足担当、贡献大足力量的生动写照。

  在面临发展竞争激烈、产业结构亟待优化、要素供给结构性不足等诸多困难的情境下,大足的这些“第一”是如何炼成的呢?

  一是“上接天线”精准有力。“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大足抓落实。”大足在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工作要求方面落实落细,精准有力。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大足上,聚焦问题导向,把握“关键变量”,注重精准发力。

  敢闯敢干、唯实争先的浓厚氛围在全区形成。上半年,大足区委还在《新渝报》上开设了《“贯彻党的二十大——敢闯敢干 唯实争先”大家谈》栏目,大足各镇街、部分部门、园区平台负责人,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查找差距,明确措施,大力弘扬“开山化石 励志图新”的大足城市精神,推动工作的大创新、大突破,各单位都力争每年做出1件至2件在全市乃至全国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亮点工作,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全区形成了敢闯敢干、唯实争先,赛马比拼的生动局面。

  二是“下接地气”因地制宜。大足从交通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比较优势等实际情况出发,全力做好“国际文旅名城、特色产业高地、城乡融合示范”三篇大文章,加快做靓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建强链接成渝的“两高”桥头堡,争做渝西地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行区的排头兵。

  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特色产业支撑有力。全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99亿元、增长2.5%,高于全市2.8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5.8%,高于全市2.3个百分点;文旅产业强劲复苏,大足石刻景区接待游客58.4万人、同比增长287.9%,较2019年增长25.5%。实现门票收入4370.8万元,同比增长292.2%,较2019年增长31.3%。过夜游客43.3万人次,同比增长51.3%、较2019年增长17.3%。

  三是“干在实处”成效第一。建立“闭环落实”机制,确保件件有结果、事事有成果。大足上下铆起一股劲、拧成一股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今年以来,市管领导带队赴长三角、珠三角招商,点对点对接项目,成效持续显现。陆续签约了江西环锂、京能等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96个,正式合同额482.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0.3%。“实打实、硬逗硬、件件盯、手手清”的作风在招商引资方面体现得特别突出。

  大足的耀眼成绩星光灿烂,在重庆桥头堡城市、渝西地区、全市、全国取得的有大足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如数家珍。一系列的“第一”更是饱含了在大足区委、区政府坚强有力的统一领导下,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干事争朝夕、落实尽精微,群策群力、众志成城贡献出精彩智慧和艰辛劳动的结果。

终审:刘琴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