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二季度“大足好人”名单及事迹简介
1.陈昌建——情系家乡的好老板(“助人为乐”类别)
陈昌建,男,1966年10月出生,预备党员,珠溪镇老君村人,现任鹤山市南胜五金塑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昌建虽在外经商多年,但始终心系家乡发展,多次慷慨解囊回报家乡。2021年以来先后个人及协调资源捐款捐物157万余元,彰显了企业家知恩重义、助人为乐的优良品德。
陈昌建年少就外出打工,历经辛苦,走上了稳定经商的道路。2021年至今,陈昌建为报效家乡养育之恩,积极投身家乡建设。2021年12月通过大足区珠溪镇稻草援助中心对镇内困境儿童进行帮扶,个人捐赠3万元;2022年6月为改善珠溪镇老君村党群服务中心办公环境,个人捐赠3万元;2023年4月陈昌建倡导发起“照靓珠溪——我为家乡点亮一盏灯”活动,带动珠溪商会会员和爱心企业家筹资130余万元增添路灯691盏,有效解决了乡村公路照明设施不足问题;2023年5月,陈昌建带领商会会员出资4万余元购买30台空调捐赠给珠溪镇敬老院,为全院50名老人送去了清凉。(推荐单位:珠溪镇)
2.杨华中——热心救人的好居民(“见义勇为”类别)
杨华中,男,1952年11月出生,群众,大足区通桥街道山湖社区居民。
杨华中是一名默默无闻、朴实勤劳的普通人。在路遇他人落水的紧急时刻,他毫不犹豫出手相助挽救了他人的生命,传递了见义勇为的社会正能量。
2023年3月28日早上9时10分左右,杨华中像往常一样在家附近的一块土地上干农活。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阵微弱的求救声。他立即追寻着求救声在周边寻找,终于在一条河沟里发现一名掉进河中的女子,正在一边使劲挣扎一边有气无力地呼救。杨华中无暇顾及天气的寒冷和河水的冰凉,立马下到河里将女子救到岸边,并拨打了120及落水女子亲属的电话,让该女子得到了进一步的安全救治。事后了解到,落水女子是附近居民,她在遛狗时不小心被牵狗绳绊倒而跌入了河中。如果没有杨华中的挺身相救,后果难以想象。杨华中见义勇为的优秀品质受到了周围群众的交口称赞。(推荐单位:通桥街道)
3.曾瀚——“壮汉身,柔情心”的好警察(“敬业奉献”类别)
曾瀚,男,1997年7月出生,共青团员,现任重庆市大足区龙水派出所案侦民警。
自2020年参加工作以来,曾瀚勤勤恳恳做好一线民警工作,练就扎实过硬本领,关键时刻救下昏迷的外卖小哥,帮助抑郁症女孩走出困境,展现了青年警察的责任与柔情。
曾瀚是大足区公安局龙水镇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民警。他不仅对工作高度负责、是所里案侦工作的骨干,而且对待群众也非常热情、多次热心帮助他人。2023年6月14日上午,曾瀚在出警回所途中遇到一名外卖小哥突发心梗昏迷倒地,无意识、无呼吸,情况十分危急。曾瀚急忙跪在地上,利用平时学习练就的知识技能对其开展心肺复苏,为他赢得了救护车赶到之前的黄金抢救时间,帮助他在医院的治疗下转危为安;2022年7月,曾瀚在工作中接触到一名因担心父母离异后得到关爱减少,而经常逃课、说谎、闹自杀并患上抑郁症的小女孩,他便经常陪她聊天和做作业,联系区妇联为她找了心理医生进行开导,帮助她减轻了病情,恢复到学习和生活的良好状态。曾瀚于2023年6月获评重庆市公安局授予的“渝警之星”荣誉称号。(推荐单位:区公安局)
4.李俊新——有勇有谋的市场监管人(“敬业奉献”类别)
李俊新,男,198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大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支队三大队队长。
自2010年从事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工作特别是2017年担任执法支队大队长以来,李俊新强化使命担当,扎实履职尽责,有力维护了市场良好经营秩序。
在长期的执法工作中,李俊新怀着“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发展是市场监管人的重要职责”的工作热忱,对市场主体既“热情服务”,又“严格执法”。在做出处理决定前,总是深入一线、再三核查、弄清情况;做出处理决定时,严格依规依纪,注重方式方法,不惧威胁,不徇私情;做出处理决定后,耐心向处理对象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尽力赢得其理解认可、主动杜绝再犯。近两年来,查处假冒伪劣等方面案件31件,带领全队查处案件300余件,涉案金额达700余万元,为多家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其中牵头查处的“王某商业诋毁案”被评为川渝一体化执法协作典型案例和全国“十佳”案例,为加强市场经营监管、维护市场良好经营秩序作出了突出贡献。(推荐单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5.赵祖均——侍奉病母多年的好孝子(“孝老爱亲”类别)
赵祖均,男,1979年8月出生,群众,大足区三驱镇居民。
赵祖均的母亲于1993年因中风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后,赵祖均每天细心照顾、洗脸喂药、端屎端尿,二十九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孝的真谛。
赵祖均的家庭原本也是其乐融融的四口之家,母亲在家务农,父亲打零工供他和弟弟上学。但他的母亲却在1993年因中风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吃饭、穿衣、洗澡都很困难。作为家里的老大,赵祖均十分懂事,经常安慰情绪低落的母亲,与父亲一起对她进行悉心照顾。但没想到1998年时其父又因病离世,让他不得不辍学在家照顾瘫痪的母亲,让12岁的弟弟继续读书。从此他每天一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干农活,一边无微不至地照顾母亲,即使因此而错失了娶妻成家的机会,也毫无怨言(其弟成年后去了外省安家落户)。赵祖均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树立起了孝老爱亲的榜样。(推荐单位:三驱镇)
6.肖家平——积极进取的种桑人(“自强不息”类别)
肖家平,女,1964年10月出生,群众,邮亭镇东胜村6组村民。
年近六旬的肖家平,背负着巨大的家庭重担,凭借一种永不服输的精气神,依靠种植桑树出售桑葚,带动家庭走出了困境。
两年前,肖家平家因小儿子肢体残疾无法劳动、小孙子眼睛残疾需要治疗等原因,经济负担十分沉重。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肖家平没有选择怨天尤人,年近六十的她凭借着担任多家桑树种植基地技术顾问积累下来的经验,毅然决定在东胜村六组雷达坡种植10亩桑树,走上了艰辛创业之路。她不顾年老体弱,亲力亲为地做好桑园的剪枝、浇水、灭虫、采摘等体力活,每天马不停蹄,常常累得腰酸背痛。但令人欣慰的是桑园在2021年创业当年就实现增收2万余元,此外,她还时常到江北、垫江等地担任技术指导,到学校给学生上劳动实践课。如今肖家平不仅把她家的桑葚事业经营得红红火火,而且还带动了周围的人一起创业,助力了乡村振兴。(推荐单位:邮亭镇)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