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文保难题让大足石刻“活”起来
采集数据。
塑形。
修缮宝顶山小佛湾造像。
宝顶山小佛湾保护工程修复现场。
17省市文保人员学习大足石刻保护经验。
修复千手观音造像。
大足石刻因南方湿润气候、风化的影响,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保护机构的建立,大足石刻逐步走上全面系统、科学保护的历程。
宝顶山大佛湾水害治理工程。
修复卧佛。
中敖镇峰山村峰山寺摩崖造像保护设施建设施工现场。
近年来,大足先后实施了千手观音修复、卧佛修复、大佛湾水害治理等诸多保护工程,建成投用了大足石刻文物医院,探索并掌握了系列先进的保护技术,有效解决了石质文物遭遇的水害、风化病害、岩体失稳等保护性难题。2017年,《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出台,为大足石刻的保护提供了法规保障。大足还与近百个科研、学术机构和一大批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广泛深入合作,已连续举办10余次大型、高规格的石窟寺国际学术会议。经过多年实践,大足石刻研究院在石窟寺保护理论研究、环境整治、保护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文物病害治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系列文保难题的攻克,让大足石刻“活”了起来。
记者 熊雅雯 瞿波 黄舒 欧柚希 通讯员 罗国家 文/图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