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轻松奏响C调倍低音 弓笛复原有新突破

来源:大足网 发布时间:2023-11-29 10:32:25 浏览次数: 【字体:

  新渝报讯(记者李东陈柯男)世俗化、生活化,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显著特点。近年来,还原大足石刻千年崖壁上的农具、服饰与乐器等唐宋生产生活用具,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历史研究课题。近日,青年笛乐爱好者王德勇在笛女造像手持弓笛的复原过程中,惊喜发现这一乐器能轻松奏响C调倍低音。
  3年前,王德勇开始尝试弓笛还原,坚持在材质、吹孔位置、乐器形制等方面做到极致。历经上千次尝试后,今年4月王德勇完成了自己的首件弓笛作品,从外形上看,这件乐器做到了高度还原,能够发出较直笛更加柔美的音色,但王德勇并不满意。
  “它的外形与笛女手中的乐器已经很像了,但是在演奏时发现,它和笛女演奏的体态不太一样,于是便思考到底用什么样的弓笛才能有那种演奏的体态呢?”王德勇说。
  据王德勇介绍,笛女演奏时双手持笛于胸前,而自己制作的弓笛持笛位置却明显偏高,为此,王德勇继续探索,今年11月,他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
  “当我探索出这支大弓笛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原来我的这个演奏体态和笛女的演奏体态是非常接近的。”王德勇说自己复原弓笛,起初只是想感受800年前的笛乐魅力,而在复原过程中,弓笛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支笛子是一支倍低音的C调笛。如果做成普通直管竹笛是非常长的,但做成弓笛以后,因为它有弯度,就缩短了吹孔到指孔的直线距离,吹奏起来就非常轻松。”
  目前,虽有极少数面世的竹笛能发出C调倍低音,但存在吹奏难或制作工艺复杂、价格高昂等问题。王德勇希望能够找到弓笛量产的有效路径,让这一从崖壁走下来的乐器更好地普及开来。

终审:陈咏梅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