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大足石刻里的“龙文化”

来源:大足网 发布时间:2024-01-19 10:18:13 浏览次数: 【字体:

大足网讯(记者 李东 陈柯男)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为甲辰龙年,龙文化、龙元素以及龙的周边商品陆续冲上网络话题热搜。在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中,龙的形象非常丰富,这些千百年前的龙,背后藏着什么有趣故事?近日,记者跟随大足石刻研究院专家一起前往探寻。
  记者从大足石刻研究院了解到,“龙”最早是作为中国的图腾崇拜出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唐代开始,龙除了仍然保持着四腿站立的姿态外,其他细节尤其是头部的造型已经跟今天大众心目中的龙很像了。因为大足石刻诞生于初唐,至两宋时期达到鼎盛,所以反映在大足石刻中“龙”的形象不仅外形特征相对统一,题材与功能性也很丰富。
  “大足石刻中有很多龙,初步估计有数百条之多,这些龙出现在不同的地方,有作为排水系统外观的龙,也有作为一个龛窟的主体造像,还有很多在手上擒拿的龙,以及作为宝座装饰的龙等。”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员李小强介绍,大足石刻丰富的龙造型从侧面展现出了唐宋时期人们对龙的喜爱与推崇,放眼大足的民俗和传统,同样能很好佐证这一点。
  “大足石刻龙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有两个例子,第一个就是诞生于南宋末期的中敖火烧龙一直传承至今,第二个是大足27个镇街中有7个镇街的名字含有龙的元素。”李小强说。
  据了解,眼下一些以大足石刻龙元素为灵感的文创产品正在加紧生产,预计农历新年前面世。

终审:韦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