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罗开洪:和父亲接力守护“佛祖岩”

来源:新渝报 发布时间:2024-09-18 10:29:16 浏览次数: 【字体:

又是一年桂花开,佛祖岩依旧静谧而安宁。

  像往常一样,罗开洪吃过早饭,便来到离家20米外的佛祖岩打扫清洁。自从父亲罗君时4年前离世,他便接了“班”,成了目前大足石刻研究院最年轻的文保员。

  佛祖岩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区宝顶镇香山社区七组,始刻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共计造像1龛、存像4身,分布于高5米,宽12米的巨石堡西面崖壁上,题材为华严三圣。佛祖岩摩崖造像遗存铭文6则,石碑1通,是宝顶山摩崖造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像题材以及半身像的雕刻形式,在宝顶山石窟群中较为常见,对于研究宝顶山石窟性质和南宋时期民间信仰具有重要价值。

  罗开洪一家是宝顶镇香山社区居民,罗家老宅紧邻石刻景区,与佛祖岩更是近在咫尺。数十年来,罗家人对石刻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

  罗开洪的父亲罗君时是大足第一代文保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守着佛祖岩。打扫清洁,捡瓦修屋,不准人破坏石刻……即便非常简单,罗君时却从不假手于人。

  “平时常规性的打扫、看护都不是难事,就怕大风大雨天气。”罗开洪说。

  有一年夏天,父亲正在坡上干活,突然下起了大暴雨,雨又大又急,下了半小时都不见小。罗君时赶紧给领导打电话,简单汇报情况后,便提着木桶和瓢,冲进大殿,不停地舀水,防止石刻被淹。浑身湿透了,他也没吭一声。

  暮色降临,雨势间歇,罗君时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手脚泡得起皱发白,家人准备的饭菜也已冰凉。简单扒拉了几口饭菜,他匆忙换了一身干衣,又折返去了佛祖岩,一直到凌晨,雨完全停下。

  寒来暑往,这样的事情,在罗家很是平常。32年守护,罗君时换回了数十张鲜艳的奖励证书,那是他的骄傲,是他的责任,更是他言传身教留给儿孙的“财富”。

  “打从我记事开始,爸爸除了干活,终日就与佛祖岩为伴。”罗开洪说。

  2018年,罗君时被查出患有癌症,在得病后的两年多,他仍然坚持亲力亲为,打扫、查看等工作一件不落。

  直到去世前5天,罗君时实在下不了床,才把清洁的扫帚和钥匙交给了罗开洪。弥留之际,呼吸困难的罗君时紧紧攥着罗开洪的手。罗开洪知道,父亲是不放心几十年守护的“宝贝”,他和妻子黄萍承诺父亲一定会把佛祖岩守好。

  送走父亲,罗开洪正式成为佛祖岩的第二个守护人。为了守好佛祖岩,夫妇俩把生意移回了老家附近。除了平常的维护和管理,按照研究院作出的新调整,罗开洪每晚还得夜宿佛祖岩。

  接手没多久,一场大雨却让罗开洪有些措手不及——雨水不停地顺着半坡流进佛祖岩大殿。稍做镇定,他学着父亲的样子,给领导电话汇报情况后,便和妻子拿着工具一瓢一瓢地将水舀进桶里,再将桶提到外面倒出。就这样陆续重复了几小时,直到雨势大幅减弱,夫妇俩这才回家。

  “但凡雨稍微大些,我都要去看看,就怕石刻被水淹,遭到损坏。”罗开洪说。

  两年前,大足石刻研究院对佛祖岩排水系统进行了完善,雨水通过引排,不再流入大殿。罗开洪心里的大石终于落下,再也不用为下雨担惊受怕了。

  如今,罗开洪和妻子一起守护着佛祖岩。罗开洪说,他要继续守好佛祖岩,这不仅是告慰父亲最好的方式,更是自己的责任,他希望让子孙后代看到安然无恙的佛祖岩。

新渝报记者:毛双

终审:曹冬玲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