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报告文学集《大足漫记》之三十一 花木掩映医疗殿堂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来源:新渝报 发布时间:2025-03-21 10:39:55 浏览次数: 【字体:

布谷夫

  大足区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的历史,是一部写满坚韧与奋进的长卷。
  创建于山河破碎的抗日烽火中(1941年),迄今已历84个春秋。最初只是一个小门诊部,几张病床,十几位医护人员,房屋破旧、设备简陋,医疗资源奇缺和能力十分有限的程度不言而喻,直到1950年5月20日移交给大足县人民政府时仍然只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卫生所,名为大足县人民卫生医院,实际上不够医院的指标,当时广大民众缺医少药的艰难困苦可见一斑,但该院获得了新生,开始了持续发展的新历史。
  在时代的浪潮中,这个从小门诊部、小卫生所起步的医疗机构宛如一粒顽强的种子,在大足土地上生根发芽、逐渐成长,发展壮大成为如今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疑难病症的综合性大医院,见证了大足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稳步崛起,更是为无数患者进行生命救治、健康守护的漫长旅程,历经岁月的洗礼,在医疗卫生领域不断书写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今日的大足区人民医院声名鹊起,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急救于一体,2015年4月正式搬迁到新址,占地285亩,总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2016年8月,成功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连续经过历次复评。医院坐北朝南,取地平整,饱含着“大丰大足”之意。从全院鸟瞰实景图,门(急)诊楼、国医馆、儿童中心、住院部、感染科一目了然,布局合理,壮观大气、养眼怡神。其中,用石刻浮雕形式完整地再现“大足八景”,用特殊的语言告诉世人:此地为大足。科技与人文交织的辉泽在阳光下闪耀,既彰显出医院的现代化气息,又保留着对本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
  近年来,大足区人民医院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国家级、重庆市级荣誉90余项。

未曾就医先熏染 疑是错进大观园

  进入大足城区二环南路,远远就能看见人民医院那充满医学韵味的建筑。慢慢走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诊广场,占地3000多平方米,前端的景观石上雕刻着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中国防原医学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第三军医大学校长程天民将军题写的“大足区人民医院”几个隽永俊逸的烫金大字。每当目光投向这里时,心中总会不禁涌起赞叹与敬畏。
  人民医院位于大足新城中心地带,交通便利,坐北朝南。院前广场居南,东、西两侧各有4棵巨伞形状的桂树。“桂”谐音“贵”,象征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必须珍视,表明医者对患者不分贫富,都会像亲人一样善待,都会给予充分尊重、优质服务。
  全院绿化率高达42.8%,森森乔木多达5000余棵,其中古树名木23棵、香樟树400多棵,草坪、灌木丛和散步小径随处可见,形成“寿山、福海、养怡苑、和合园、海棠莲溪”等为主题的园林景观,达到“远观是森林,近赏是园林,初览是绿化,细品是文化”的赏心悦目效果,自然形成“早春百花争妍、风光满园,炎夏郁郁葱葱、生机盎然,金秋层林尽染、红黄灿灿,寒冬银装素裹、洁白世界”的四季景观特色,突出显示医学文化、地域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和广场文化和谐相融的园林景观特点。在这里,春天樱花飘落如雪,夏天紫薇绚烂绽放,秋天菊花傲然挺立,冬天蜡梅暗香浮动。
  大门外右侧建有“寿山”,取中国传统的“寿比南山”之意。寿山以龙头、龟背为底座,矗立着经万年积淀才得以形成的纯天然钟乳石,湿润光泽,灵气充盈,犹如玉柱直指云霄,又如“寿”字巍然屹立,并且还会缓慢地生长,每年“长高”几毫米到十几毫米。如此青春焕发、长寿健康,乃世人皆所求。相传,龙头龟是龙的第九子,具有龙、龟两种灵兽的特质,是富贵长寿的象征。
  大门外右侧建有“福海”,取意“福如东海”,与寿山遥相呼应,构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绝妙意境。五福桥横跨在福海之上,五孔小拱桥十分暖心,分别名为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合称“五福桥”,对应人们期盼的“五福临门”。“五福”出自《尚书》:“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即一个人如果寿享高龄,钱财富足、地位尊贵、身体健康、内心安宁、心性仁德、顺其自然、无疾而终,那么这一生可谓有福之人。桥渡有福之人。过桥后就是高耸的亭阁,名曰“五福亭”。远看五福桥簇拥着五福亭,就像一座玲珑的水上宫殿,又似碧湖上开出的巨大莲花。当年徐福东渡大海寻仙,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之药,如今大足区人民医院修建“福海”,则是为百姓祈福。
  寿山、福海供患者、市民观赏;寿山亭、五福亭及周边林荫下还精心设置有休闲长椅和凉亭,方便患者在户外进行康复锻炼或呼吸新鲜空气。
  观赏令人流连忘返的院前广场后就可以进入医院大门了。正门高大巍峨、气宇不凡,相当于九层楼高,因分为三层而名“三重门”。三步台阶为一组,共三组,暗合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在此处代表阴阳和合,达到和谐、全面统一,世界具有丰富性、发展性、广阔性。“三重门”喻示着大足区人民医院与社会、患者和谐,是国医(中医)与西医高度结合的现代化医院。
  门前的福、寿双柱高大雄伟,近七层楼高,体粗(直径)达三米多,两个初中生展臂方能合抱。自上而下分为三部分:上端刻有祥云,属于大足石刻典型的文化符号之一,喻为“吉祥”;中间刻有从殷商时期开始不同时期书法名家撰写的不同字体的“福”“寿”各999个,无一雷同,各具特色。福寿柱上最大的“福”“寿”字皆出自大足石刻,因此福寿柱仍富含大足石刻的元素。值得一提的是寿柱上最大的两个“寿”,一个由宋代学者陈抟所书,可拆分为“佛、林、福、寿”,堪称一绝;另一个则是乾隆皇帝的御笔,可拆分为“一生平安”或“长生不老”,被称为“天下第一寿”。每根柱子的下方刻有莲座,莲座为9个面,“9”乃最大的阳数,两个莲座分别刻有18种代表长寿的中草药图案:左柱(寿柱)上是灵芝、三七、当归、黄精、蜜枣、佩兰香、何首乌、蜂王浆和枸杞子,右柱(福柱)上是人参、黄芪、山楂、茯苓、绞股蓝、红景天、天门冬、山麦冬和刺五加。中草药浮雕图案十分精美、栩栩如生。莲座之下是18个寿桃,最下层是稳健如磐的宽厚底座。
  医院的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大气精致。内部的装饰布局同样别具一格,令人拍案称奇。门诊大楼宽敞明亮的大厅,人来人往却秩序井然。大厅的穹顶设计独具匠心,高阔的空间让阳光充分洒入,显得开阔舒畅。
  门诊部建筑面积2.2万多平方米,共有5层。进入门诊大厅,巨型木雕令人眼前一亮。这幅高7.9米、宽12.9米的杰作是医院的形象墙,灵感源自大足石刻的“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在艺术手法上,整幅木雕贯通浅浮雕、深浮雕、镂空和圆雕四大手法,呈深褐色,万千景象浑然一体,雕琢精湛。一只万年龟生出长长的胡须,抬头仰望天空;一只仙鹤正舒展翅膀,追逐着一轮红日。“龟年鹤寿”正是福寿文化的体现。“寿人大德,济世臻善”是医院的价值观,“做良医,施仁术”是院训,“至亲、至意、至精、至微”既是药王孙思邈《大医精诚》的精髓,也是医院对百姓庄重的承诺。
  大厅的天花板设计为创意藻井,灵感源于北京故宫内的建筑,仿效而建。藻井中间有64只小小的电灯泡,暗喻《周易》里的64卦,众星拱月般地呵护着中间的一盏莲花明灯。莲花灯有着24片莲瓣,莲花的周围有一圈十二生肖的浮雕若隐若现。既代表十二时辰,也表示医务人员24小时不分昼夜、尽职尽责地竭诚为患者服务。天圆地方,藻井为天,大厅为地,这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天人交流的一种象征。
  医院内的绿色景观同样别有洞天,令人叹服。

就医环境首屈一指 设施设备堪称一流

  急诊科是一站式服务,融病房、输液大厅、医生办公室、挂号收费、急诊药房、心电图、彩超室、检验、抢救室于一体,侧门外建有直升机急救停机坪,还有无障碍的120救护车专用通道,紧邻大足区120调度指挥中心。救治急重症患者的及时体现一家医院的急救能力。他们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均设于急诊科,抢救室里有千级手术室。
  院中园取名“和合园”,建有两个凉亭,名为“和合亭”,供患者休憩、散心。旁边的文化墙展示独特的医院文化。“和合”是医院的文化主题与理念,意为和谐合作,代表人与自然的和合、医患之间的和合、患者身心的和合、中西医术的和合、本院与外院的和合。
  国医馆为医院平添许多传统文化的亮色,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分为4层。设有中医科、疼痛康复科、肛肠科、睡眠心身中心。步入国医馆,首先看到的是手持《千金方》的药王孙思邈的雕像,后面是药香弥漫、溪流萦绕的百草园。一座青石小桥将溪里溪外连接起来,桥栏上刻满了中药图案,园内种满万年红、绿萝、凤仙花、天宝花等多种中药植物,是名副其实的“百草园”。园子正中有两株几层楼高的是细叶楠,是修建大楼时提前移植而来的。
  国医馆里每个楼层的休息区、过道上,雕刻或悬挂中医名家的画像,连桌椅门窗都体现了宋风宋韵风格。国医馆的小门两边摆放着李时珍、张仲景的石雕像,配有文字说明,供大家瞻仰。
  院内的文化长廊内容丰富,将门诊部、国医馆、儿童中心、住院部连接起来,让患者夏天太阳晒不着、冬天雨雪淋不着。医学文化建设(传承与创新)是大足区人民医院鲜艳的亮色,文化长廊中随处可见的莲花、太极图案,把医院文化和建筑深度融合在一起。古色古香的中医文化长廊蜿蜒,展示着医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医院的成长历程以及历代名医的事迹介绍,犹如一部生动的史书,静静诉说着中医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到春秋战国时期扁鹊的“望闻问切”,到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再到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精美传神的图画和详略得当的文字,将中医文化的脉络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医院的各个角落,中草药标本展示柜星罗棋布,那些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中草药,仿佛在专注地传达着自身所蕴含的神奇功效与智慧。一幅幅精美的医学壁画、一个个生动的医学故事展板,让患者和医护人员在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医学文化的熏陶,时时、处处沉浸于这浓厚的传统医学文化氛围之中,心灵得到滋养与慰藉。
  该院还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将地下连接通道打造成百米画廊,主要由五组隧道石刻(浮雕)墙+顶灯箱图案+荣誉历史大事件墙组成。
  浮雕选取建院至2021年以来医院重点事件,采用花岗岩现场雕刻而成。荣誉历史墙的内容包括医院文化元素(院训、价值观、服务理念、管理理念、院歌等)、医院简史、大事件照片墙、荣誉墙等。
  隧道顶灯箱图案由悬壶济世、妙手回春、杏林春暖、海棠香浓和医院Logo组成。“悬壶济世”用偏国画淡彩风、重彩的国风插画形式,以药香引出画面故事情节,以虚拟的手法讲出悬壶济世的主题及故事。“妙手回春”以圣手持针幻化为代表生命的河流,来表现出生命的延续,表达出妙手回春的意境。“杏林春暖”以杏林为主画面、月亮为背景,表达出医者之心像月光洒满大地,代表着医者的杏林在用于医者仁心之下服务众生。“海棠香浓”讲述北宋年间“海棠香国”的由来,突出大足独特的海棠韵味。
  儿童中心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一楼是小儿康复,二楼是小儿呼吸科,三楼是小儿消化科,四楼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这里是儿童乐园,供孩子们玩耍嬉戏。顶上卡通造型的灯具,搭配鲜艳的颜色,使整个儿童中心活泼可爱,充满了童真童趣。“大足区新生儿救治中心”于2017年7月正式挂牌运行。
  住院部的容量很大,共有15层,住院编制床位1200张。有8部电梯供患者使用,方便快捷,没有不少医院常见的等电梯等得心急火燎的“电梯病”。2024年,大足区人民医院门(急)诊82.16万人次,年出院5.61万人次。
  读到这里,读者也许会与作者想到同一个问题。从全社会来看,医疗卫生行业是腐败的重灾区,个别县域呈现雪崩式、塌方式腐败,所有医院的大小负责人几乎“全军覆没”。往往是大楼修起来、干部倒下去;设备、药物、耗材和外包服务采购,更是猫腻甚多。像大足区人民医院这座超大、超靓的医院的建成,这方面没出状况是非常难得的,但它的确属于鹤立鸡群的那一类,无疑是其中的一股清流,也如淤泥塘中一枝亭亭玉立的荷花,很值得记述和传扬。
  2005年5月,该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虽然被公认为全市最好的县级医院,被定为二级甲等医院的样板,但欲在短期内跨越三级乙等这道大坎而创建成功三级甲等,几乎是天方夜谭式的梦想。不过,他们在重庆市、大足区的大力支持和自身努力下,梦想成真了!在用地指标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获得了238亩土地(申报计划为500亩,最终使用285亩)用于修建新医院,创三甲的过程也是当时全县的这个“一号工程”的建设过程。
  2008~2010年,随时准备破土动工,但因为当地农民死缠烂打要包揽某些基础建筑等各种因素而受阻,一搁置就是一两年。最终迎来了转机,2011年底,大足与双桥撤并建区,2012年3月全区开始强力推动建设,4个月后就显见成效,17.4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基本完成。
  时任市卫生局局长租用2辆大巴车,将全市他所分管的医院书记、院长拉到大足现场观摩,说得大家都坐不住了:“市急救中心(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修了8年,很多医院立项过后一直都动不了工。各区县医院的院长们,你们在做什么?人家大足今年3月才动工,到现在已经是这种小平层了,除了住院部以外,都封顶了,住院部也已经到了七八层了,年底就要封顶。”不久后的8月18日、28日,他又两次率队把那些书记、院长们又拉到现场来感受、取经,让大家看看大足是怎么在做。当年最末一日,整个工程全部封顶。这位市卫生局局长确实有魄力富情怀(后来担任重庆市副市长),七八月份是重庆最热的时节,他身先士卒三赴现场,反复启发书记、院长们。
  大足把以前很多人都说“不可能”的大事办成了。这其实就是集中力量(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举全国之力,1958年修建包括人民大会堂在内的北京十大工程,也只用了1年时间,而且价廉物美,经久耐用。到2014年底,新大足人民医院的装修基本完成,机器一停就要死人(人工肾)的血透室优先搬进,其他科室陆续搬迁,2015年5月全部入驻。
  时任重庆市长(现任国务院副总理)来视察时很感慨,说大足不简单,能建成这样好的三甲医院。随后不久,一位副市长(后曾任财政部副部长)仔细察看医院后说,建医院你们只用了8个亿,起码节约了三四个亿。他还开玩笑地说,干脆把重庆市人民医院搬到这里来。
  大足廉洁、节约、高效建设医院,不仅得到全市的认可,也被全国称赞为美丽医院、有文化氛围的医院。2015年10月,全国医院建筑大会在大足召开,时任院长杨秀江在全国医院建筑大会上作为专家介绍经验。当年12月在辽宁大连、2016年在安徽、2017年在江苏南京召开全国医院建筑大会,他都被指定为点评专家。老杨的勤政廉政和辛勤付出,自然地获得很多荣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医院院长,等等。
  走进病房像走进宾至如归的宾馆。病房内设施齐全,温馨舒适,从柔软的病床到现代化的医疗设备一应俱全。病房都有良好的采光、通风,让患者在住院期间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医院内部的通道宽敞便捷,连接着各个功能区域,无论是紧急转运病人还是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往来,都能够高效顺畅地进行。
  医院对于环境卫生的管理极为严格,地面干净整洁,看不到一丝垃圾,就医环境给人一种清新舒适、清爽宜人的感觉,仿佛这里不仅仅是治病救人的场所,更是能够让人心灵得到慰藉的花园式疗养胜地。
  医疗设施堪称一流,展现出其雄厚的医疗实力。
  在诊断设备方面,拥有先进的3.0T核磁共振成像仪(MRI)、256排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等大型高精尖设备。这些设备能够清晰地呈现人体内部的组织结构和病变情况,为医生的准确诊断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在治疗设备上,医院配备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直线加速器、各类腔镜手术系统等先进仪器。作为当今最先进的微创外科治疗平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使外科手术的精度超越人手的极限,视觉可放大15倍,能看到肉眼以及普通腹腔镜看不到的血管、淋巴结等,而且非常灵活,器械头部关节可540度旋转,不存在死角,尤其在狭小空间内操作更具有优势。直线加速器为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提供了精准而高效的手段,能够最大限度地杀灭肿瘤细胞,同时保护周围正常组织;腔镜手术系统让许多原本需要大开刀的手术实现了微创化,患者术后恢复快、痛苦小。核磁共振成像仪可以获得人体组织高清晰解剖成像和功能成像,直线加速器的配备,使该院聚齐了肿瘤治疗的三板斧——“手术-放疗-化疗”。
  该院还建成现代化的检验中心,拥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先进的检验设备,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各种血液、体液检验项目,为临床诊断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支持。这些先进的医疗设施犹如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守护在医生和患者身边,助力医院在救治患者的战场上所向披靡。

从医德到医术抓起 队伍建设人才济济

  大足区人民医院在2015年被誉为重庆市首批美丽医院示范单位,2018年全国正式提出建设美丽医院,老杨被市卫健委聘为培训专家,主要讲解怎么建设一个医院,如何建设美丽医院、有文化元素和氛围的医院。
  评价一所医院的等级,标准也不复杂,一看规模,二看服务,主要看服务能力。以新医院为起点,老杨和随后的历任书记、院长都着力在提升服务能力上狠下功夫,确定办院宗旨为“以德立院、依法治院、科技兴院、文化强院”,一以贯之践行。
  “寿人大德,济世臻善”是该院的价值观,也就是医生的价值观;悬壶济世,尽力让黎民百姓尽量健康长寿,这也是积德行善。医院、医生的积德行善、悬壶济世,就是质量方针、生命至尊、精益求精。这也是履行院训“做良医,施仁术”的根本,最终要通过“至亲、至意、至精、至微”来实现。“至”意为做到最好。“至亲”就是让医生把所有病人都视为亲人;“至意”就是行医诊病要一心一意,用尽全部心思;“至精”指医术要高超精湛;“至微”就是服务要细微周到。通俗地说就是依赖医院的技术水平、设施设备“办成老百姓信赖的医院”。要实现这个目标很不容易,甚至非常难。首先要打好“以德立院”这个基础,出发点要正确。
  医生是救死扶伤、守护健康的主体。就医生个体而言,有大医、名医、良医和庸医之别,全凭自己的水平、德行。任何人都拒绝庸医,但又不可能人人都当大医、名医,正如大多数人当不了名人、伟人,起码应该做个良民一样,争做良医是医生起码的追求,也是一个高目标,既不能踩法律的底线、道德的底线,又必须有仁爱之心、精湛医术。人心向善,当医生都要做良医的初心,但要真正实现,还有赖于实现的环境,即依法治院、科技兴院、文化强院这个手段、着力点。
  归根结底,这是医院如何管理、发展的问题。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坚守不违规发展的底线,不骗取医保资金,不在老百姓、患者身上“薅羊毛”。对于管理,无论科室主任、护士长以至院级领导,每个层面都秉持“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的理念。依法治院就摆上日程,贯穿工作的每个环节。这实质上是医院的制度建设。医院一则从法律、医学的角度全面进行整顿规范,二则合理调整经济利益分配,这是非常重要、涉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研究制定了既合法合规、公平合理,又充分调动积极性的一系列分配方案,形成心齐力聚、风清气正的整体氛围。
  “文化强局(院、校等)”对擅长搞花架子哗众取宠的单位,或为取悦上级,或是巧立名目花钱,搞得花里胡哨,表面上轰轰烈烈,实则毫无作用,还倒人胃口,让人反感、厌恶。大足区人民医院结合道德文化、医学文化、医院文化、和合文化、福寿文化、石刻文化这“六大文化”,落到实处。一是与环境建设有机结合,众人有目共睹;二是与提升软实力紧密结合,从院训、院歌、Logo等方面体现,形成可视见、可触摸、可感受的氛围,深入医护人员的脑海,融入大家的血液;三在体现在医护人员的言行之中,不断发扬光大。高尚的医风医德在这里的每位医护人员身上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比如,2014年寒冬医院开始搬迁,热火朝天,心里热乎乎的医护人员穿着单衣也不觉得冷,就说血透室吧,十几位医护人员要照顾100多号病员,机器不能停,他们也不能停,凌晨5点上班,晚上10点才下班,坚持连轴转。如果缺乏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很难坚持下来。
  在院内,医护人员以患者为中心,将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询问病情不放过每个细节。对贫困患者、疑难重症患者都一视同仁,竭尽全力为他们提供最好的诊疗服务。曾有一位身患重病的老人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医护人员自发地为老人捐款捐物,同时积极为老人申请医疗救助基金,调整治疗方案,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医疗费用。治疗过程中,医生们日夜守护在老人身边,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措施;从老人的饮食起居到心理疏导,护士们都照顾得无微不至。最终,老人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下逐渐康复。这样的事例在医院里数不胜数,每位医护人员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他们廉洁奉公,坚决拒绝患者家属的红包和礼品,坚守职业道德底线,用高尚的品德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与尊重。
  早在1971年11月,该院就被确定为重庆医学院(现重庆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但截至建院48周年、新中国成立已40周年的1989年,县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也不过百人,副主任医师都只有寥寥几个,主任医师为零。特别是新医院建成后,大力实施人才引进战略。截至目前,在手术室、病房、观察室、办公室忙忙碌碌的医护人员超过1600人。高学历、高素质人员的比重不断增加,单是硕士以上的人员就超过200人。其中,内分泌科就有4个博士,全院已有近20个。换句话说,这所医院的医疗力量在84年间激增了100倍,成为大足乃至全国医疗卫生事业突飞猛进的精妙缩影、真实写照!近几年来,进入大足区人民医院的门槛已不低于重庆主城区的著名大医院,医科大学的本科生连报名参加考录的资格都没有。
  医院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医学文化讲座、学术交流活动等,邀请国内外知名医学专家前来分享医学前沿知识、研究成果,这些活动拓展了医护人员的眼界,加强了医院与外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鼓励医护人员开展医学科研工作,设立科研基金和奖励机制,为科研项目的开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医护人员在浓厚的医学文化氛围滋养下不断追求卓越,在医学科研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近年来,共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科研项目436项,获得科研资助经费1058万元;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医学论文1493篇,其中SCT论文77篇(最高影响因子IF40.8);国家级、重庆市级学术任职600余人。这些成果进一步推动了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形成了医学文化与医疗技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特色治疗科室建设过程中,始终注重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积极与国内医科院校、科研机构合作,选派优秀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学习,邀请权威专家来院讲学指导,持续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近年来,医院在中医药治疗慢性疑难病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科研成果,“科技兴院”取得显著成效,既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撑,又稳步提升了全院的服务能力、软实力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学科建设专业齐 全悬壶济世主题永恒

  有了现代化、园林式的建筑,有了数量众多的精兵强将,逐年购入了现代化的高精尖设备,如何整合、发挥、优化这些优质资源,用行话说的专科建设、学科发展就是关键,就是专业化、合理化、精细化。这是发展必须具备的硬件、软件条件,若仍是笼而统之的几个大科室,易造成目标不明确、机构不完整、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清晰。
  这也不仅仅是分工协作的问题,比如,将内科(大内科)分为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肾病内科等专科,病员挂号时就能较准确地对号入座,同时医生也能更好地发挥专长。再比如,三年新冠病毒疫情,主要是呼吸内科、感染科的职责。如果没有分科,疫情感染者去围着主攻神经内科的医生,真有可能搞得神经内科的医生也“神经”了;疫情感染者围着主攻高血压、糖尿病的内分泌科医生转,可能把那里的医生、病员都传染上。
  大外科也相应细分为普外科、胸心外科、肝胆外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等。这家医院的外科力量相当强,设备也非常先进。比如,美国产的达芬奇机器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进入中国不过10年,该院在重庆市的区县率先引进(2000多万元),治疗肺癌也不用开刀,采取肺段切除。虽未对外宣传,2024年仍做了手术近百台,介入式微创的诊断、治疗都十分精准。再比如,泌尿外科在重庆市属于高水平,90%以上不用开刀,采用腔镜微创手术;心脏介入手术现在开始普及了,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但大足区人民医院已实施10多年了。
  大足区人民医院的重点学科很多,有的还是被“抢救”回来的。比如中医科差点因为编制限制被砍掉了。在力争保留的过程中建成被公认为全国区县级最好的中医馆,中医科逆袭为重庆市中西医结合旗舰科室。为及时、有效抢救危急重病人,减少在转往上级医院途中的死亡风险,新成立重症医学科,并发展成为重点学科,ICU现在远近闻名;儿科也发展壮大成重点学科。10余年间,大足区人民医院从原来的几个科室发展壮大为67个科室。
  如今,强大的医疗队伍是大足区人民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这里汇聚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既有经验丰富、医术精湛的资深专家,也有朝气蓬勃、勇于创新的中青年骨干医生。在各个医学专业领域,都有学科带头人引领着团队不断前进。这些学科带头人在区内外乃至全市医学领域都有着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们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前沿技术和治疗方法,能够独立开展各种高难度的手术和复杂的诊疗工作。例如,在心血管内科领域,团队有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深厚造诣的专家,开展了多项心血管介入治疗新技术,如冠状动脉旋磨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为众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在骨科领域,有擅长各类复杂骨折的手术治疗以及关节置换手术的专家,精湛的手术技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让许多患者能够重新恢复肢体功能,回归正常生活。医院还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定期选派优秀的医护人员到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积极引进高层次医学人才,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不断充实和壮大医院的医疗队伍。在这样一支强大的医疗队伍的共同努力下,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攀升,能够为大足地区乃至周边地区的患者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在大足区人民医院的手术室里,一场场经典的手术案例见证着医院的高超医术。曾有一位年轻的患者因脑部肿瘤被紧急送往医院。肿瘤位于脑部的重要功能区,手术难度极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患者瘫痪、失语甚至危及生命。医院迅速组织神经外科专家团队进行会诊,制定详细而周密的手术方案。手术当天,主刀医生凭借着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在显微镜下小心翼翼地操作,如同在微观世界里进行一场精细的雕刻。经过数小时的紧张手术,成功地将肿瘤完整切除,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周围的神经组织。术后,患者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恢复良好,没有出现并发症,语言和肢体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这一手术案例不仅体现了医院神经外科在脑部肿瘤手术治疗方面的高超技术水平,也展示了医院多学科协作的优势。在面对复杂病症时,各科室之间迅速联动,共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大足区人民医院作为重庆市首批DRG支付方式改革实际付费医院之一,也是区县级唯一 DRG支付方式改革实际付费医院。DRG付费意在全面强化科室加强DRG疑点病组费用结构监测分析,严格控制作业成本,促进临床诊疗更加科学成本运用提质增效,涉及信息、病案、临床、质控、绩效考核等各方面,在全面提高医院的信息系统建设、数据质量、病案质控的基础上,更加合理诊疗、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在DRG付费规则下为患者提供合理精准、优质高效的医疗救治服务。
  经过3年多的不断探索和实践,该院的医保基金使用更加合理高效,成本管控更加合理有效,员工满意度持续提升,特别是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医院进一步优化科室服务流程,缩短患者治疗等候时间,减少无效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支出,住院患者自费率下降。DRG付费以来一系列改革成效使得群众从中受益明显,社会认可度高,住院患者满意度持续提升至90%以上。
  大足区人民医院实施的“DRG支付改革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被列为重庆市深化医改年度十大典型案例之一,成为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市典范。
  2024年是大足区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攀登计划”的开局之年。为扎实推进“改善服务”行动,始终坚持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原则,全面优化便民便医服务,聚焦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致力于切实改善群众看病就医的体验、不断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打造一支素质优良、堪当重任的卫生专业技术队伍,实现医、保、患三赢。
  为了给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就医环境,建立门诊服务中心,免费提供咨询、引导、陪诊陪检、退费、盖章审核等便民服务,多个业务流程集中统一办理,让患者少跑路,主动为患者提供贴心服务;成立无痛中心,设置疼痛门诊、麻醉门诊,成立疼痛MDT团队,整合无痛胃肠镜、宫腔镜、人流、拔牙等10余种门诊无痛手术,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舒适化无痛诊疗服务;深化“智慧医院”建设,创新智慧运营、智慧医疗、智慧护理、智慧医技、智慧便民等服务理念和措施,提高医院管理质量与效率,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以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中部医疗中心”为目标,胸痛中心、创伤中心等六大中心建设,加快成渝双城经济圈专科联盟建设,形成成渝两地优势医疗资源互补的良好局面,促进医院医疗服务水平高质量发展。
  大足区人民医院,已经从当年的“丑小鸭”蝶变为白天鹅、火凤凰,更像一艘在医疗海洋中破浪前行的巨轮,其历史是船身坚实的龙骨,建筑是宏伟的船体,就医环境是舒适的甲板,医疗设施是强大的动力系统,文化建设是辅助前行的航标,医风医德是高尚的船帆,医疗队伍是专业的船员,而那些经典手术案例则是航行过程中留下的朵朵浪花。这艘巨轮承载着大足地区及周边人民的健康希望,在守护生命的漫漫征途中,不断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布谷夫:本名刘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终审:刘琴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