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长者食堂”成老年人康养乐园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的当下,如何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尤其是解决他们的用餐难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足区国梁镇以集体经济为引擎,探索建立老年助餐服务长效机制,通过“长者食堂”这一平台,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实惠、安全的用餐服务,有效提升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老年人在长者食堂用餐。
让老年人吃得实惠又健康
4月17日午餐时分,记者走进国梁镇“长者食堂”,与几位老人聊起了“家常”。来自双山村的71岁老人曹定囍,入住国梁镇老年中心已4个月。他满脸笑意地和记者分享:“这里可好了,每天中午8块钱的饭菜,吃得很好,很方便!”从他的话语中,能真切感受到他对“长者食堂”的满意。
“长者食堂”针对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和营养需求,精心设计早餐、午餐、晚餐的菜品,力求营养均衡、口味多样。对60岁以上的老人,食堂实行了阶梯式收费标准,早餐4元、中餐8元、晚餐5元,让老年人吃得实惠又健康。同时,对于低保及特困人员,政府还给予一定的补贴,进一步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打造社区食堂典范
在运营模式上,国梁镇党委政府大胆创新,组建了以国梁供销社为载体的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化合作平台。通过资源整合、资金注入,将“长者食堂”打造成为集体经济赋能社区食堂的典范。食堂不仅提供餐饮服务,还依托养老服务中心平台,开发了人脸识别系统,实现了人员身份的精准识别,确保了优惠用餐政策的精准落实。
此外,食堂还注重服务功能的拓展,餐后提供健身、阅读、休闲娱乐等多样化服务,让老年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管理上,国梁镇建立了“三级监管”新机制,从员工民主监管、集体制度监管到政府行政监管,层层把关,确保了食堂的食品安全和服务质量,守护了老年人的“舌尖上的安全”。
营造尊老爱老良好氛围
国梁镇长者食堂的成功运营,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用餐难题,更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食堂通过低于区级参考标准的定价,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营造了尊老爱老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大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助餐服务力度,实行差异化补贴,兜底了民生保障。
此外,推行“英雄国梁名誉卫士”制度,激励先进典型,进一步培育了文明乡风,推动了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进程。2024年,国梁镇“长者食堂”被重庆市民政局评为“全市优质老年食堂”。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重庆市委领导来足调研,对该助餐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国梁镇以集体经济赋能社区食堂,探索建立的老年助餐服务长效机制,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更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记者 谭显全 余杰 文/图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