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天气渐热中医专家支招应对“暑病”

来源:大足网 发布时间:2025-05-21 10:28:47 浏览次数: 【字体:

立夏以来气温逐渐攀升,重庆多地已开启“升温模式”。如何科学应对暑热侵袭?大足区智凤卫生院院长、“重庆好医生”、首批市级党员示范岗典型钟才能接受采访,从中医角度解析“暑病”防治之道,为市民夏季健康护航。
  钟才能介绍,暑病是夏季高温引发的外感内热疾病总称,以高热、口渴、乏力、头晕、心慌等为主要症状,具有“伤精耗气”“暑多夹湿”的特点。“暑湿相兼时,人体即使出汗仍难退热,口渴却饮水不多,易诱发中暑。”钟才能告诉记者,暑病根据诱因可分为阳暑、阴暑、暑湿三类,需对症预防。
  阳暑多因长时间高温作业或暴晒导致“气阴两伤”,表现为头昏、口渴、心慌等症状。专家建议:避免烈日下长时间劳作,高温作业后勿骤然进入低温环境;日常可饮用西洋参、麦冬、乌梅或荷叶泡制的温水;药膳推荐百合沙参银耳汤,滋阴润燥。
  阴暑则因暑天贪凉引发,如久处低温空调房、夜间不盖被受寒,症状多见头昏、身痛、乏力。专家提醒:空调温度应设置在23℃—26℃之间,并备好藿香正气液、十滴水等药物应急。
  钟才能介绍,暑湿多由内外湿邪交织所致,外因是夏季天地湿热蒸腾,内因则与过量食用冰糕、冷饮、冰啤酒等生冷食物相关,临床表现为身重、头闷。建议饮食以冬瓜、绿豆汤、荷叶茶等清热利湿为主,避免“湿邪困脾”。
  钟才能总结,防暑需兼顾环境与生活习惯:户外活动避开高温时段,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低;饮食忌贪凉,可适量增加清热生津食材;若出现中暑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暑热伤人于无形,防胜于治。”钟才能呼吁,市民应顺应夏季“养阳”规律,科学调节作息与饮食,以平和体质安然度夏。

记者 余佳

终审:赵曦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