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时节水上稻飘香 “鱼稻共生”开启夏种新图景
▶工人乘坐小船将秧苗植入浮板。
新渝报讯(记者 李东 陈柯男 通讯员 曾蕊 文/图)端午将至,大足区龙水镇桥亭村的水上水稻种植却是一派繁忙景象。不同于传统春耕的水田翻整,这里将秧苗移栽至水面浮板,“鱼稻共生”的生态种植模式开启夏种新图景。
在桥亭村的鱼塘上,工人们乘坐小船穿梭其间,将一株株秧苗精准植入浮板的洞孔中,浮板下方鱼儿自在游弋,形成“水上种稻、水下养鱼”的立体生态场景。这种创新模式由穗源合作社探索实践多年,该合作社负责人谢云灿介绍,“鱼稻共生”生态种植模式不仅能净化鱼塘水体,还能产出高品质生态稻谷,实现“一水两用、鱼稻共生”的效益。“目前,我们的水上稻种植规模达30余亩。今年气候条件十分理想,充足的光照让水稻生长态势极佳,预计产出的稻米总产量将突破三万斤。”谢云灿说。
近年来,大足区持续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通过“以渔促稻、以渔稳粮”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谢云灿介绍,这种种植模式需精准控制浮板覆盖面积,保持5%-10%的鱼塘水面,以平衡水体净化与水产养殖效益。而全程人工作业虽增加了种植与收割成本,却保障了稻米的高品质。目前,“鱼稻共生”模式产出的大米市场售价为每斤40元,市场需求旺盛。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