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大足聚力乡村全面振兴 绘就现代“鱼米之乡”新画卷

来源:新渝报 发布时间:2025-07-24 09:21:58 浏览次数: 【字体:

7月的大足,连片稻田碧浪接天,村内白墙瓦黛如画。这幅生机盎然的乡村图景,是大足区农业农村委推动高质量发展交出的亮眼答卷。今年以来,大足区以城乡融合示范建设为引领,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农业发展排名跃居全市第3位。
  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上半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32.9亿元。特色产业亮点纷呈:“稻+”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新增基地1.6万亩;大足黑山羊产业突破明显,人工授精技术全面推广提升繁殖效率,深加工项目加速建设,其传统养殖系统入选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冬菜线上销售额增长15%,中药材产量增长10.6%,农产品供应保持稳定。
  园区建设与加工业提速。“加快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园区是当前核心任务。”区委农业农村工委书记、区农业农村委主任袁烽表示。大安农业园区15个重点项目中14个已开工,完成年度投资78%,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园区主阵地不断夯实。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取得突破:祥源中药获评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惟德药业成功升规,上半年规上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6.23亿元。“无论是园区总产值,还是农产品加工产值的占比,以及主导产业的发展水平,都基本达到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要求。”
  乡村治理与生态经济双赢。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积分制覆盖16万农户,群众自主解决问题8851个。生态颜值扮靓乡村,4万人次参与环境整治,新规整“三微园”1656个,改造户厕1400户。沿濑溪河流域开展以测土配方为主要抓手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鱼菜共生+多级人工湿地”模式入选市级尾水治理正面典型案例,农文旅深度融合带动旅游收入达37.5亿元,同比增长10.9%,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改革注入持久动力。农村改革纵深推进,11个村(社区)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建成高标准农田2.6万亩,3个村强村富民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推进,上半年全区村均经营性收入超过40万元。金融支农力度加大(涉农贷款超4600万元),开展技能培训20期,培育新型经营主体34家,脱贫人口实现就业12362人。
  “接下来,区农业农村委将围绕推进城乡融合示范建设,核心发力农业产业。”袁烽说,“为了让‘新鱼米之乡’的金字招牌更加璀璨夺目,区农业农村委将加速发展‘稻+’产业,建好育秧工厂、稻谷烘干加工中心,推广测土配方、绿色防控技术,推动产业增量提质增效;全链条发展大足黑山羊产业,扩大产量、提升品质、拓展销路;推动大安农业园区提档升级,全力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记者 陈安林 曾蕊

终审:韦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