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五大石窟图书联展让大足一举三得

来源:新渝报 发布时间:2025-08-01 10:18:20 浏览次数: 【字体:

7月28日,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闭幕。4天展期,340多万人次以多种方式参与这场文化盛会,共同掀起全民阅读新热潮。本次书博会主会场设置了“龛韵千年”展区,把大足石刻、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这五大石窟的主题图书汇聚一起,传播千年石窟文化,吸引了众多求知若渴读者的热忱目光。这是我国首次举行全国五大石窟主题图书联展,大足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通过参展实现了一举三得。

这是大足石刻位列全国五大石窟的一次明示。古印度石窟寺建造文化西学东渐,沿着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落地生根,与中华文化交融,产生了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榆林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大足石刻等诸多石窟。大型石窟之中,大足石刻独居中国南方,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一座丰碑。历经千年岁月侵蚀,与其他知名石窟相比,大足石刻的保存完整度更高。对于大足石刻的价值和地位,历史学家顾颉刚等人早就认为“大足石刻可与云冈、龙门鼎足而三”;当今的考古学界也公认大足石刻是全国五大石窟之一。然而,在大众传播层面,大足石刻的知名度要比敦煌、龙门等石窟小许多,一定程度上还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很多人甚至对大足石刻闻所未闻。因此,大足石刻时不时会遭遇“酒香也怕巷子深,谁知它是五大窟”的尴尬。如今借助书博会,“龛韵千年”五大石窟主题图书首次聚首、联袂展出,自然而然地以“中国五大石窟”组合华丽亮相,客观上在向普罗大众昭示一个文化常识:毋庸置疑,大足石刻稳坐全国五大石窟之一的交椅。

这是大力传播“大足学”的一次上佳机会。以敦煌莫高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敦煌学”赫赫有名,蜚声海内外。而以大足石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大足学”,并不广为人知。其实,“大足学”这个研究学科虽然正式取名问世不过10余载,但是以重庆文博研究馆员郭相颖、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馆员黎方银为代表的一批文史学者系统性地、全面深入地开展大足石刻研究,已经超过半个世纪。诸学者推出了《大足石刻全集》(11卷19册)、《理论、方法与实践——美术考古与大足学研究》《大足石刻与古建筑群》等偏重理论研究的学术书籍。近年来,千手观音、卧佛等大足石刻石质文物修复工程硕果累累,形成了一批先进的修复经验,其中不少是大足文保人的原创技术。基于这类实践而成书的《大足石刻大佛湾摩崖造像渗水病害机理研究》等应用类专著,为国内外同行修复石窟寺文物提供了技术指导。去年,大足石刻研究院创办《大足石刻研究》学术期刊,已经出版4期,收获了学界比较高的评价。今天的“大足学”研究成果用车载斗量来形容并不为过。本次书博会上,“大足学”书刊精华尽出,达到数十种。不少读者奔着赫赫有名的“敦煌学”书刊而来,乍一看旁边“大足学”群书的大阵仗,吃惊之余则赞叹不已:“大足石刻文化博大精深,这些研究书刊,值得好生读一读。”

这是集聚兄弟石窟人气顺势揽客的一次机遇。他山之石,不仅可以攻玉,还可以用来揽客,把读者观展的人气变为景区旅游的人气。4天展期,“龛韵千年”展区人气很旺,无论是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画迷、洛阳龙门石窟文物的拥趸,还是大同云冈石窟的游客、天水麦积山石窟的粉丝,他们慕名而来,兴致勃勃逛展会、选图书,对五大石窟图书随手翻一翻,因为兴趣而钻研,更加因为钻研而热爱,以此加深了对中国石窟寺文明的认识和领悟。这次文博会在重庆举办,大足作为东道主,拥有主场优势,现场不少读者“触类旁通”,把对其他石窟的偏爱和兴趣,顺势倾注到了距离展厅90公里的大足石刻身上,由此大足石刻近水楼台先得月,集合五大石窟粉丝的喜爱于一身。事实上,参展的书商和购书的读者,进了一趟“龛韵千年”展区而改变行程的不在少数。这几天,他们按图索骥,到大足石刻景区打卡,把“大足学”图书与万千石雕一一对证,勘察大足石刻造像的完整度和技艺、文化魅力。

一场热闹而成功的书博会,不仅彰显了新韵重庆的成色,也赋能了一个大众知名度与好感度齐升的大足石刻。

邓小强


终审:罗怀芳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