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言堂】在故乡的土地上 每一粒种子都能长出星辰
李美坤
一位土木工程研究生回到家乡当村官,拍摄短视频演“霸总”,一个月帮助乡亲卖两三万斤南瓜。大足和平新村“小邱书记”因此出圈。面对媒体采访,他坦言:“在隧道发光和在家乡发光都是一样的”。
这幕场景,是个体奋斗的亮色,更是时代价值坐标悄然转向的生动注脚。曾几何时,“丢下锄头拿笔头”,农家子弟发奋读书就是为了“跳出农门”,仿佛寒窗苦读的终点必定是都市喧嚣。媒体在报道大学生、商界人士、体制内人甚至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时,无不强调其“毅然”放弃了优渥条件。“高学历”“高收入”与“回乡务农”,似有天堑相隔。
“小邱书记”的出圈,从个人层面讲,是知识力量与乡土情怀的共振。从宏观视角看,是个体选择与国家战略同频。乡村全面振兴的宏阔蓝图,更加让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越来越多的“小邱书记”们,以知识为养分、以创新为种子、以互联网视角为犁铧深耕沃土,赋能现代农业根壮苗肥。
在故乡的土地上,每一粒种子都能长出星辰。只要脚踏实地,每一种奋斗皆可熠熠生辉。当青年不再以城市天际线为唯一舞台,而选择将青春才华播撒在广袤田野,乡村全面振兴的春天必将因他们而更加蓬勃多彩。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