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言堂】小飞虫“叮”出营商环境真功夫
隆春
大足区先锋路突遭飞虫袭扰,商户遮货、行人掩面。一通电话,24小时专业消杀到位,虫患立解。这看似微小的“虫口脱险”,却清晰映照出城市治理精度与民营经济活力间的深刻关联。
飞虫虽小,对临街商户却是切肤之痛:污染商品、吓退顾客、徒增成本。卤味店主邓建刚自行喷药无效的窘境,正是个体工商户面对公共环境难题的缩影。这类“小烦恼”若被忽视或拖延,会悄然蚕食经营信心。城管部门闻讯即动、精准施治,如同及时雨,不仅驱散了飞虫,更传递了“有人管、管得好”的安心感。这种高效的公共服务响应,正是降低经营隐性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落点。
“当天反映,次日解决”,大足城管的速度与效率,实实在在为公共服务响应打了个样。其“快”源于“准”——精准定位、精准调配、精准消杀。同时,主动公开虫害热线,更构建了长效治理机制。这与大足区近期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强调的“快实细新严”作风高度契合。当企业无需为“飞虫挡道”这类琐事烦忧,宝贵的精力才能专注于创新与发展。
城市治理的温度与精度,深刻影响着民营经济扎根的深度与活力迸发的高度。营商环境和民营经济命脉相连。正如大足区委书记徐晓勇在全区营商大会上的精妙比喻:地方发展如同一部手机,营商环境是操作系统,民营企业则是上面运行的APP。若系统维护不力、漏洞百出,APP必然卡顿、闪退,整机性能堪忧。优化营商环境,宏大的政策设计如同系统大版本升级,固然重要。但其成效,最终要体现在解决类似“飞虫扰民”这样具体而微的“系统Bug”和“经营烦恼”上。每一次对微小诉求的快速响应和专业化解,都是在及时修复系统漏洞、提升运行体验。当万千市场主体能从这些细微却关键的治理行动中,持续感受到被重视、被支持的温度与效能,他们对地方的归属感与深耕意愿才会与日俱增。如此,城市这部“手机”才能真正释放澎湃动能,汇聚“近者悦,远者来”的强大引力。
小小的飞虫,“叮”出了营商环境真功夫。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终将化作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沃土。只有真正将企业的“烦恼清单”视为服务的“责任清单”,在细微处见真章、于高效中显担当,才能筑牢城市竞争力最坚实、最持久的根基。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