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玉龙 农旅相融
玉龙酱油。
绿壳鸡蛋。
中药材种植基地。
玉龙镇,地处大足区东南部,被玉龙山与巴岳山余脉温柔环抱,坐拥龙水湖国家水利风景区与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两大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湖光山色,形成别具特色的自然之美。玉龙镇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以农促旅、以旅带农的融合发展模式,实现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齐步走”,奋力谱写新时代玉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林下生金 产业焕彩
玉龙山位于巴岳山脉西部,属玉龙镇。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面积321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2%,核心景区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8600个/立方厘米,让人仿佛置身于天然氧吧。辖区符合富硒、富锶标准的土壤面积达30.9平方公里,为这片土地孕育出无尽的生机与希望。
玉龙镇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打造以“种养游”多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的“林下经济”,将绿水青山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奏响了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和谐乐章。
党建引领,是玉龙镇乡村振兴的“定盘星”。2021年,玉龙镇采取“支部+公司+村集体+农户”的独特模式,结合玉龙山脉森林资源优势,成功引进重庆圣草源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公司辐射山下周边村社,流转土地3900余亩,精心打造中药材种植基地。石菖蒲、百部、白芨、枳壳、续断、川牛膝、白芷、骨碎补等10余种林下中药材在这里茁壮成长,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波涛涌动,生机勃勃。
新增的中药材加工产业链条,如一条坚固的纽带,将种植与加工紧密相连。这里建设了167立方米的冷库、92.5立方米的烘干车间,13套振动筛分机、智能色选机等设备有序运转,预计年加工量可达1060余吨,产值高达3690余万元。这一产业不仅为当地年均提供220多个就业岗位,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还为集体经济新增150余万元的收入,真正实现了“一枝独秀”带动“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然而,玉龙镇的林下产业发展之路并未停歇。玉龙镇还充分挖掘玉龙山脉天然松树林资源的潜力,以菌药轮作种植为突破口,种植食用菌赤松茸200亩。松茸在松树林下茁壮成长,实现“依林养菌、以菌促林”生态循环新模式。与此同时,林下还建立起标准化圈舍,养殖大足黑山羊和五黑鸡,黑山羊现存栏1000余只,五黑鸡现存笼3万羽,持续拓展壮大林下养殖产业链条,为玉龙镇的林下经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酱香醇厚 匠心传承
除了蓬勃发展的林下产业熠熠生辉,玉龙酱油、玉龙醋也是声名远扬。玉龙酱油和玉龙醋的传统酿造技艺,犹如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源远流长。它历经几代人的匠心传承,至今仍完好地保留着最原始、最纯正的酿造方法,每一滴都蕴含着岁月的沉淀和匠人的坚守。
重庆市大足区玉龙酿造厂,坐落于中国传统村落的玉龙镇玉峰老街。作为重庆西南地区一家历史悠久的传统晒缸手工酿造企业,1942年,它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从那时起,一代又一代的酿造人,怀揣着对传统工艺的敬畏与执着,坚守在这小小的酿造厂里,用双手和汗水,书写着属于玉龙的传奇,让这份独特的味道在时光中延续。
走进酿造厂,一股浓郁醇厚的酱香便会扑鼻而来,抬眼望去,只见一口口巨大的酱缸整齐排列,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古朴而神秘的气息。玉龙不加着色剂、不加防腐剂、不加增稠剂的“三不加”母子酱油,它的原材料十分讲究。主料是颗颗饱满的黄豆,辅料则是淀粉质原料。通常用的是小麦和麸皮,有时候也会用碎米和玉米来代替,这些原材料在酿造厂里静静发酵2至3年,而且这期间还得经过2次发酵。每一次发酵,都是一次神奇的蜕变。
玉龙晒缸醋,和酱油一样,也是玉龙酿造厂的骄傲。它同样有着独特的风味,以其清爽的口感和醇厚的醋香,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无论是吃面条时滴上几滴,还是炒菜时放上少许,都能为菜肴增添别样的风味。
在这个追求快速和效率的时代,玉龙酿造厂始终坚持着这份初心,只为了让大家能吃上最健康、最安全的调料。这么多年过去了,玉龙酱油、玉龙醋凭借着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口感,深受大家的好评和喜爱。许多老顾客,从年轻时就开始吃玉龙的酱油和醋,一直吃到现在,成了玉龙酿造厂最忠实的粉丝。2023年,玉龙酱油、玉龙醋的传统酿造技艺成功入选大足区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对它们卓越品质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高度认可,也是对玉龙酿造厂多年来坚守与传承的最好褒奖。
如今,玉龙酿造厂依然继续传承着那70多年的传统酿造技艺。每一瓶从这里走出去的酱油和醋,都带着玉龙镇的温度,带着酿造师傅们的心意,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这份来自传统村落的醇香美味,感受到玉龙酿造厂的匠心与情怀。
农文旅融合 绘就新章
近年来,玉龙镇紧紧围绕全镇“136”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做好转化文章,将“农、文、体、康、养、旅”等资源有机整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玉龙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为了让游客拥有更优质的旅游体验,全力协助龙水湖旅游度假区提档升级,大龙湾度假酒店、松鹤岛码头和停车场相继建成投用,闲庭度假村、伴夏客栈等特色民宿经过升级改造,焕发出新的生机,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和舒适的住宿条件。小河段石榴岛、桃花岛景观、环湖马拉松步道沿线景观提升工程有序推进,中国传统村落玉峰社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陡峭的人行道也变得平坦易行,让游客的出行更加便捷。
玉龙镇持续开拓“旅游+”多元发展模式,加快构建“休闲运动+ 康体疗养+研学旅行+农事体验”的产品体系。在这里,旅游不再是单一的观光,而是多种体验的融合。依托龙水湖研学实践基地,联动市主城学校、旅行社开发劳动实践课程、寒暑假营、拓展训练等项目;龙水湖半程马拉松赛、端午龙舟争霸赛、低空经济嘉年华、湖畔音乐节等重大文旅活动赛事接连举办,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同时,玉龙镇加快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片,中药材观光产业道、鸡公岩水库环湖步道8.4公里的建成,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能了解中药材的知识。赤松茸采摘、采茶体验基地、柑橘采摘园的培育,更是让游客亲身体验到了农事活动的乐趣。
美食在这里大放异彩。依托下道口龙水湖生态有机鱼驿站,借助中药材、有机鱼、跑山鸡、绿壳鸡蛋等农特产品优势,本土“八大碗”经过升级推广,焕发出新的魅力。引入的“渝味360碗”更是为游客带来了更多的美食选择。同时,玉龙镇继续加大药膳菜品、有机绿色菜品的深度研究,不断创新药膳菜品,唱响龙水湖生态有机鱼虾、富硒康养药膳等特色饮食品牌,开发出具有玉龙辨识度的特色菜品。文化是玉龙镇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灵魂。玉龙土陶、玉峰情歌(大足薅秧山歌、西山神歌)、三清道教文化等被深入挖掘,助推玉峰老街成为区域民俗文化打卡地。游客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领略到玉龙镇的独特文化魅力。“醉美玉龙”酱王府酒、“玉龙山”甘露、黄金芽茶等20余个文创旅游产品的设计,更是为玉龙镇的文化旅游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展望未来,玉龙镇将持续深挖资源禀赋,厚植独特发展优势,全力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农文旅品质,打造出更多具有玉龙特色的品牌和亮点,全力擦亮“湖光山色·醉美玉龙”名片!玉龙镇正以玉龙山为笔、龙水湖为墨,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版文图由玉龙镇政府提供)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