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群言堂】340万出川抗日川军中的2.7万大足子弟

来源:新渝报 发布时间:2025-09-05 09:45:44 浏览次数: 【字体:

1c13a1dc3cd24db095b98e0b96acd2af.jpg

罗义华

  9月3日上午,人们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而产生的澎湃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还在心间激荡,当把目光投向地处西南一隅的重庆市大足区,80年前一支荡气回肠的抗战壮歌,穿过历史的烟云,回荡在大足的土地上。
  据9月4日《新渝报》报道,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时期,大足赴前线作战将士共计27137名,按当时大足总人口391153人计,占6.95%,相当于每100个大足人中,就有近7人奔赴抗日前线杀敌,而阵亡的大足将士就有765人,伤残因多种原因难以统计。
  2万7千多名大足子弟血洒抗日疆场,765名大足人壮烈牺牲。看起来是两个冰冷的数字,却与这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紧密相连,与中国人民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息息相关,与340万川军出川抗日同呼吸共命运。
  据史料记载,1937年7月8日,在重庆上清寺花园举行的川康整军大会上,将领孙震等人大声请战:“请缨出川,抗日杀敌!”四川省主席刘湘通电全国,呼吁总动员。在南京国防会议上,刘湘立下誓言:“四川可出兵30万,壮丁500万,粮食若干万石。”
  据纪实文学《川人大抗战》载:抗战八年中,全国抗日军人中每五六人就有一个四川人;十五六个四川人中就有一人上前线;川军牺牲巨大,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伤亡总数的五分之一,共计64万余人。
  据史料记载,340万川军参加抗日,牺牲惨烈,居全国之首;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仅有四川等少数几个省份未受日本法西斯铁蹄践踏,四川却向全国提供了20%的兵源,仅当时四川下辖的重庆,就提供了100万兵源,远超刘湘“出兵30万”的承诺。
  装备落后、缺粮少弹、草鞋单衣,川军一度被认为是“最糟糕的军队”。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却在抗战中进行了无数次艰苦、惨烈的牺牲,参加了中国战场抗击日军的28个大型会战、战役,守卫全部前线战场五分之一的国土,换来了“川军能战”“无川不成军”的名誉。牺牲在抗日战场上官职最高的川军将领、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出川抗战前的誓死决心是:“男儿仗剑出四川,不灭倭寇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是青山。”
  大足子弟出川抗日的历史,可以说是当时整个340万巴蜀儿女出川抗日、为了国家民族存亡慷慨赴死的缩影。他们以巨大的牺牲和顽强的战斗,为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大足100岁抗战老兵于剑飞的话语依然铿锵:“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宣示贯通历史、现在、未来,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体现了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激扬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的磅礴伟力。
  作为一名奋斗在大足土地上的当代大足人,唯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重庆市委的工作要求上来,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大足必落实”,紧扣全区“2357”工作体系,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大足力量,用实干实绩实效来报答为抗战立下卓越功勋和付出巨大牺牲的大足2.7万余前辈与先烈,奏响一曲建设繁荣富强新大足的新时代英雄赞歌。

终审:刘琴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