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绿水青山绕棠城 金山银山看大足

来源:新渝报 发布时间:2025-09-17 09:14:26 浏览次数: 【字体:

香国公园

香国公园

城区绿化率高

城区绿化率高

大足石刻博物馆

大足石刻博物馆

玉滩湖

玉滩湖

山水相映

山水相映

化龙水库

化龙水库

龙水湖

龙水湖

西婵体育公园

西婵体育公园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二十年来,“两山”理念如一抹青绿泼洒神州,勾勒万千生态画卷。
  在重庆大足,通过生态景观建设、环境整治、发展林下产业等方式,将“两山”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落笔处,尽是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和谐发展的多彩画卷。
  生态景观建设方面,大足区通过水利工程与城市景观融合,打造“大公园+微绿地+水上绿岛”体系,让市民共享河道治理成果,体现“以水为脉、以文为魂”的城市更新理念。投资6亿元实施濑溪河防洪护岸工程,新建120公里生态护岸,融入大足石刻、海棠文化元素,将堤防变为“亲水步道+景观长廊”。香国公园占地1300亩,依托濑溪河打造妙善湖灯光水秀、香霏阁叠瀑等景点,2022年获评国家4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香国公园带动周边餐饮、民宿等业态发展,2024年周边商户营收同比增长40%,夜间经济规模突破5亿元。
  整治方面,2018年起,大足区针对龙水镇1427家“散乱污”企业,实施“四个一批”政策(引导入园82家、就地整治1333家、整合提升51家、关停淘汰216家),配套建设五金产业园、小微企业园,铺设雨污分流管网122公里,整改错接漏接点700余处,从源头切断工业污染入河路径。整治后,大足五金特色产业2024年规上工业产值达162.1亿元,同比增长26%,智能化改造企业68家。
  生态转化方面,大足区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以玉龙村中药材基地和林下菌菇种植为例,展现“森林保护—资源开发—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玉龙村依托林地资源,规划建设中药材基地与林下菌菇种植区,采用“林药间作”“林菌共生”模式,在不破坏森林生态的前提下开发经济作物。当地引进丹参、黄精、天麻等中药材品种,利用森林遮阴、湿润环境实现仿野生种植,亩产中药材干货800-1000公斤,年产值超400万元,带动周边3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

 记者 陈龙 瞿波文/图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