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区民政局 聚焦群众关切 解决群众之忧
“童心相伴一路同行”活动。
“童心相伴”儿童关爱活动。
高升镇村史馆。
2024年,大足区民政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大足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敢于担当作为、勇于改革创新,盯住“重点工作抓突破、常规工作抓规范”精准发力,工作成果不断涌现。大足区民政局在落实落细民政政策中,推动了民政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精准救助
基本保障兜住兜牢
规范落实救助政策,兜底保障及时。及时发放低保、特困、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各类资金约3.47亿元,惠及困难群众6万余人。有序开展低保边缘家庭认定,现有低保边缘家庭户2986户6656人,占低保对象的20.7%。累计新增城乡低保对象1154户2253人,退出904户2218人,实施“单人户”161人,纳入渐退期管理35户。
稳步提升工作效能,社会救助高效。以“双千行动”为抓手,汇集5000余名工作人员,组建27支工作队,依托低收入人口动态信息监测平台预警功能,处置预警信息1.1万余条。整合民政资源,确立以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残疾人“两项补贴”等15项救助事项为一体的民政综合救助服务体系。以区级治理中心为枢纽,链接教育、人社、社保等部门的医疗、教育、住房救助资源,变单项救助为综合施救。创新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设立一笔备用金,实行小额先行救助新模式,将救助时限从30日缩短至1日,实现紧急临时性困难救助资金“秒到位”。目前已开展备用金急难救助34次1.67万元。
筑牢救助管理底线,流浪救助有序。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01人次,护送返乡58人次,送医救助16人次。开展“夏季送清凉”和“冬季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发放救助物资5.53万元。
落实特殊群体帮扶,残疾人保障健全。深入推进“精康融合行动”,在30个村(社区)打造“精康融合行动”服务点(渝康家园),开展精神康复疗愈活动86场次。做好“扶残助困一件事”,2024年申报数量达到301件。
拓宽资金募集渠道,慈善行稳致远。募集善款3000余万元,160余万人次参与“善满山城”“久久公益节”互联网募捐系列活动,在腾讯公益、阿里巴巴公益、抖音等公益平台募捐善款合计2500余万元。
聚焦品质升级
幸福颐养走深走实
落实老龄保障。为大足区3.15万名8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692.95万元;开展经济困难老年人集中照护,已救助34人,发放救助金5.19万元。
推进惠老助餐。印发《重庆市大足区社区食堂建设和老年人助餐服务实施方案》,建设运营社区食堂13家,开通“互联网+明厨亮灶+AI智能识别”功能,为周边老人提供助餐服务3.7万余次。
优化服务供给。全区现有养老机构42家,椿玺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等3家养老服务社会机构,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聚焦凝聚合力
护航儿童健康成长
做实儿童基本保障,新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99人,为546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资金690.71万元;整合教委、民政、妇联等多方资源,汇聚“爱心妈妈”、儿童主任、社会,459名专业人才等一线服务力量,打造“指挥中心+求助热线+监测设备+测评程序+N”多元数字安全监测体系,已化解轻生风险隐患44起,解决普通求助547个;围绕“解码情绪”等12个主题,开展团辅88场次,收集“房树人”绘图8150余份,甄别疑似心理健康风险儿童600余人;针对心理健康风险儿童,实行四色分类管理,目前已开展个案帮扶70人,全区未发生一起留守、困境儿童轻生事件。
聚焦公共服务
社会事务高质高效
推进“乡村著名行动”落实。采集地名信息和惠农助农兴趣点430条,建成乡情馆(村史馆)27个,设置地名标志265块,建立县级历史地名保护名录27条、消失地名保护名录27条。
提升殡葬服务质效。编制《大足区公益性公墓专项规划(2021—2035年)》,加快三驱、珠溪和国梁3个公益性公墓建设,逐步推动火葬区和土葬改革区范围调整。落实殡葬惠民政策,减免群众殡葬服务费484人次、46.7万元。
强化“甜蜜婚育”氛围。深入推进婚俗改革,开展婚俗改革“三进”宣传、“与爱同行”公益读书会、集体婚礼等活动27场;提供日常颁证服务156次,婚姻家庭辅导服务805人次。
2025年,大足民政工作将从以下几方面持续发力,续写民政工作新篇章。
持续做好老龄群体服务深化。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为老服务建设,持续实施老龄工作提升、基本养老覆盖、养老服务惠民、数字养老建设等工作,不断加强老年人关爱服务,强化服务监管,让老年人有更多获得感。
继续做实未成年人保护关怀。持续做好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和监管工作,加强儿童关爱保护。深化开展“足够爱你”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促进儿童心理、人格健康发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困境和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困境和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深入推进社会救助服务。深化社会救助联合体建设,以“大数据+铁脚板”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水平,实现社会救助从“兜住底”到“兜好底”的转变。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开展特困人员住院陪护服务和分散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服务。提炼优化“双千行动”,打造具有大足辨识度的社会救助品牌。
不断提高民政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让优秀传统婚俗文化与新时代婚俗理念有机结合,营造新婚风俗。常态开展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切实解决殡葬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殡葬服务供能,稳步推进火化区调整和公益性公墓建设,打造全区“1+9”公益性公墓格局。
“足够爱你”
温暖困境和留守儿童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茁壮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大足区坚持以儿童需求为导向,突出改革求变,启动实施“足够爱你”困境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项目(以下简称“足够爱你”项目),探索困境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三个一”工作机制,全力破解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合力不强、力量不足、能力不够等问题,让广大困境和留守儿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改革动因
近年来,大足区困境和留守儿童因心理健康问题引发家庭、社会问题呈多发态势,仅2022年,全区就发生了25起困境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警情。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爱力量不足。多个部门有关爱困境儿童心理健康职责,但实际却缺乏有效牵头与资源整合。二是服务举措不足。基层人员没有识别困境儿童心理健康风险的标准,缺乏风险预判能力,不能精准提供服务。三是关爱深度不足。关爱形式仍以入户走访、结对帮扶等为主,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不能及时消除困境儿童已存在的心理健康风险。
改革举措
建立一套体系,凝聚关爱服务力量。多方联动,整合资源,构建“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多维度儿童保护体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关爱局面。组建困境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领导小组,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联动开展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统筹民政系统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教育系统心理辅导室,妇联儿童之家等儿童关爱服务阵地,为各单位、组织开展活动提供阵地保障。汇聚“基层力量+专业人才+N”一线服务力量,开展困境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帮扶。创新“项目打捆+统一预算+统筹支出”财政资金管理模式,积极链接慈善资源,实现儿童福利资金“聚得起”“用得好”“管得严”。
集成一个中心,提升关爱服务质效。以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为核心枢纽,链接大足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平台,数智赋能、一体集成,“三跨”构建“三智”格局,有效提升儿童工作效能。通过治理中心联合民政、教育、公安、妇联等部门构建“智汇”共享格局。设立“足够爱你”预防轻生联动坐席,实现任务指令从市级中心到镇街中心一贯下达,构建“智护”监测格局。依托“市—区—镇街—村(社区)—网格”五级治理力量,建立“信息—人—事—物”数据匹配快处机制,构建“智连”快处格局。
构建一个闭环,展现关爱服务温度。以“足够爱你”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项目为抓手,构建“前端防+中端治+末端护”完整闭环,开展精心化精细化精准化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前端,依托《大足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指引(试行)》、“房树人”绘图等开展“线上+线下”全面摸排筛查。中端,根据困境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实行“绿黄橙红”四色分类管理、分类服务。后端,用好用活儿童福利、社会救助、慈善救助等政策,常态化开展社区活动、结对帮扶、日常探访、节日慰问等。
改革成效
联动力更强。改革后,进一步简化了心理健康服务流程,明确了部门职责,把各自为政、各部门重叠交叉的服务项目合而为一,创新“部门、镇街筛查+专业评估+专家辅导+跟踪问效”服务模式,减轻部门、镇街经济负担,避免因财力不足搁置服务或重复服务造成资源浪费。改革以来,教育、公安、民政、妇联等部门强化沟通,加强信息共享,解决了10余起跨部门复杂问题,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安全感更足。“足够爱你”项目实施以来,开通24小时儿童求助热线,接待单位转介、主动求助案例129人,提供咨询服务300余人次,开展个案服务185例,协助公安开展危机干预行动55次,成功为44名未成年人解除轻生危机。同时,为549名困境和留守儿童配备智能胸牌、腕表,实现智能预警、自动监测、全天候守护。2024年,大足区未发生一起困境和留守儿童轻生事件,人民群众的安全指数持续上升。
满意度更高。改革以来,深入学校、社区、家庭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27场,进一步提升了辖区居民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让居民掌握常见心理危机的辨别方法和应对技巧。同时,深入学校、社区开展各类团辅活动88场次,进一步增强了困境和留守儿童的自我认知,提升了人际交往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抗压能力等,有效遏制了因个人心理问题造成家庭乃至社会问题的发生。2024年6月,大足区“足够爱你”心理健康服务项目被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评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优秀公益项目。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