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头条>图片头条>轮播头条>详细内容

荷叶村: 废弃村小建羊圈

来源:新渝报 发布时间:2025-09-29 11:43:17 浏览次数: 【字体:

25cbdd1d725c41e38b1482fb12ba0cf9.jpg

废弃村小操场建起二层羊圈。

  9月中旬,大足区宝顶镇荷叶村废弃八年的荷叶村小打破沉寂,再度热闹起来。只不过,这次村小的主人公不再是开蒙求知的儿童,而是咩咩叫的“大块头”“羊大姐”“小不点”,它们是一身黝黑、血统纯正的大足黑山羊。
  废弃村小变身养羊场,有学问的荷叶村校友重返故地,可能会感叹一句:“时移世易、沧海桑田。”而在荷叶村村支部、村委会的两支党员干部队伍看来,正所谓“乡村正道是养羊,养羊就要精细养。”要想养出好羊,让羊吃得好、住得好、不生病、没烦恼,是精细养的要义。让大足黑山羊住进村小,是恰当之举。
  恰当在哪里?荷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明华觉得,恰当在“瞌睡来了就有枕头”。在他们寻思着四处寻找土地,用来建设养羊基地的时候,正处于全村较为平坦区块的废弃村小,就成为了首选之地——只需要在操场上搭建一个二层羊圈,就能迅速改善所养黑山羊的生存条件。
  他们很快就付诸行动,快速建起了二层羊圈,是名副其实的“羊楼”。一楼是羊粪收纳池,二楼是羊圈。二楼羊圈有方便黑山羊喝水的自主饮水装置,还有在夏天吹风降温的电风扇,以及干净的食槽。羊圈的地板是木条组装成的栅格,方便羊粪落入一层,保持羊圈的卫生整洁。生存条件变好,将有利于羊群的生长增肉与繁殖壮大。
  “搬家”那天,告别了以往低矮、阴暗、潮湿、肮脏的旧羊圈,住上明亮、通风、宽敞、干净、方便、舒适的小楼,100多只大足黑山羊咩咩地叫个不停,脖子上挂的铃铛当当地乱响。到了陌生环境,它们表现得紧张、害怕,不过,饲养他们的村干部则兴奋不已,“这样养羊才像话嘛,大半年了,总算是加入了正规军。”陈明华和同事们说道。
  等这一天,村支两委等了很久。今年年初,他们开始养殖黑山羊,由于资金不足,当时并没有新建羊圈,而是把黑山羊寄养在村里的一个老羊倌的旧羊圈里,和大足区季家镇、铁山镇养羊大户建造的“羊楼”相比,旧羊圈太寒酸了,不利于羊群疾病防治。
  资金拮据,从开始养羊就是困扰难题。不过,村支两委还是硬着头皮上了这个村集体经济项目。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看好产业预期收益,另一方面也是被村民激将。
  2025年春节前,村支两委干部向回村村民讲解产业发展动向,推荐大家养殖大足黑山羊,理由有二:一是大足黑山羊肉质好、受欢迎,市场前景好;二是饲养方便,村里植被茂密,漫山都有草料,养殖成本不高。多位村民当场反问:“养殖黑山羊前景这么好,你们干部自己咋不带头干?”听到这句反问,陈明华被说动了,头脑里闪现网络热播剧《万万没想到》里的经典台词:“他说得如此有理,我竟无言以对。”其他村干部也觉得颇有道理,大家一合计,决定养羊从自己开始,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干部众筹方式募集启动资金,于今年4月份,开始养殖第一批110头黑山羊。
  养羊之路总体上还算顺利。5个多月过去了,羊圈里的羊群规模在扩大,母羊和幼羊已达164只,另有两头大公羊,组成了“大块头”“羊大姐”“小不点”家族。陈明华盘算,通过羊群自我繁殖,代替购买羊羔,待生下羊羔后,村集体就把羊羔发给村民饲养,村民“以羊还羊”“生生不息”,今后就能都当羊倌、发“羊财”。
  形势正在往好的方面变动,尤其是村小里的“羊楼”投用的时候。原本质疑村干部“光劝别人、自己不上”的几位村民,态度已经从肯定的怀疑,变得半信半疑:“你们真的在正儿八经地养羊啊,是不是养羊真的有搞头啊?”
  “在2026年春节前,趁着市场需求大、价格升高,我们就会卖出一批次黑山羊,到时候你们看到我们的收益,就晓得劝你们养羊,不是在坑你们,是真心为了你们好。”陈明华说。
  半信半疑的村民,想法也在向他靠拢:“到时候真这么好,我们也领几只羊羔回去养。希望是真的,我们也多一条挣钱的门道。”
  “咩咩咩……”每天,荷叶村小现在会响起杂乱的羊叫声。过去,路过的村民喜欢听朗朗书声。现在,他们觉得羊叫声也很入耳。增收这件事,村民实在是挺上心。

记者 邓小强

终审:刘琴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