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勇在全区特色产业高地建设推进大会上强调 坚持工业立区制造强区 奋力谱写特色产业高地建设新篇章 毛大春主持 王志廖文丽出席
掌上大足讯(记者 刘星 陈安林)4月27日上午,大足区召开特色产业高地建设推进大会。区委书记徐晓勇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坚持工业立区、制造强区,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主攻方向,以“四侧”协同促进“四链”融合,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模式,加快融入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迭代升级“246”产业集群,着力构建“1253”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五大行动”,奋力谱写特色产业高地建设新篇章。
区委副书记、区政府代理区长毛大春主持会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区政协主席廖文丽,区委副书记罗晓春,区委常委,有关市管领导出席会议。
会上宣读了大足区2024年度工业经济发展突出贡献企业名单;大足高新区、双桥经开区作了表态发言;区经济信息委、区科技局、区招商投资局、盛泰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重庆古臻匠厨具有限公司作了交流发言。
徐晓勇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征程上建设制造强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我们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区上下要充分认识,制造业是大足立区之本、强区之基、兴区之要、富区之源,是大足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赶超跨越的最大依靠、最大动力、最大底气,必须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徐晓勇指出,2022年特色产业高地建设启动以来,大足区紧扣服务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416”科技创新布局,集中力量构建“246”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工业主引擎作用持续增强,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向上向好,新的发展动能不断累积,助企惠企举措更加有力。当前,大足工业正处在爬坡上坎、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全区各级各部门要一以贯之、矢志不渝地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大足经济发展的根本战略,努力在洞察大势中找准应对变局、成功突围的正确方向,在重点攻坚中塑造成链集群、占据高端的竞争优势,在做优环境中凝聚携手共进、砥砺同行的最大合力,以制造业大发力推动经济大提质、发展大跨越。
徐晓勇强调,要实施“园区平台能级跃升”行动,拓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坚持“双轮驱动、多园互动”,做好园区开发区改革“后半篇文章”,突出“三化”持续夯实园区基础、突出“三转”持续激发园区活力、突出“三提”持续增加园区效益,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要实施“产业集群迭代升级”行动,提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突出“四侧”协同、推动“四链”融合,用好产业链“五图”“五清单”,巩固拓展主导产业集群优势、加快促进特色产业强链成群、奋力抢占新兴产业细分赛道,加快构建更具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产业集群体系。要实施“存量经济优化提升”行动,塑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有效盘活停产半停产企业和闲置资产资源,全力推动中小企业能级跃升,一体打造质量、标准、知识产权强区,通过盘活存量形成新的增量,切实增强“大足制造”整体竞争力。要实施“科技创新赋能增效”行动,增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创新主体及平台培育、加快推进数智化转型、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制造业发展新体系。要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行动,营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生态,优化生产技术、商贸物流、现代金融服务供给,提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
徐晓勇强调,要加强党建统领、迭代制度机制,全面凝聚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完善产业培育专班机制,确保24个产业培育专班高效运行,统筹推进24个特色产业链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形成“一个专班对接一个产业、一套机制服务全链发展”的工作格局。要完善“足够懂你”企业服务机制,持续创响“1224”营商环境服务品牌,进一步营造尊商重商亲商安商氛围,让广大企业扎根大足、投资大足、相信大足、共赢未来。要完善亮晒比拼考评机制,适时迭代优化“2+10”行动计划内容,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营造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
区级相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各镇街、部分企业负责人参加。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