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莘莘学子勤读“报”高考作文可“封神”

来源:大足网 发布时间:2023-06-08 10:20:50 浏览次数: 【字体:

罗义华
  6月7日,万众瞩目的全国高考拉开大幕。首科语文考试还未结束,“高考作文”话题就冲上微博热搜。
  “字儿是看得懂,就是不会写。”网友的体会与部分考生契合。其实,这些高考作文题,早就出现在报纸、网络等媒体的报道中了。
  全国甲卷: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此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2022年1月12日人民日报4版“人民论坛”栏目刊发文章《善用“时间资源”》。文中有不少精彩的描述,“时间买不到也租不来,惜时如金就是增进财富储量,因时制宜就是掌控发展变量,分秒必争就是创造价值增量”“张弛有度、轻重分明、取舍果断,都是驾驭时间的妙招”“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珍惜、善用时间资源,才能浇灌梦想花开,眺望硕果累累”。
  全国乙卷: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此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2023年3月16日大江网发表“时评”文章《携手描绘“美美与共”人类文明新画卷》,文章妙语连珠,金句不断。“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方为大同”“要摈弃傲慢与偏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任何一种文明只有适应时代发展,融入生产生活,满足当代人民的需要,才能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如水,润物无声”。
  新课标I卷: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2021年6月25日光明日报“时评”文章《改变命运的故事,总有动人的力量》给出了一个不错的参考答案。
  新课标II卷:“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结合此材料写一篇文章。
  2021年4月7日光明日报文章《青少年成长:除了知识还要“留白”》,以强烈的针对性和思想的深刻性,提供了一篇范文。
  作文对高考语文乃至整个高考结果影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乎着整场战斗的意义和胜利。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都能从媒体已经发表的文章中寻踪觅迹,这对那些平时爱好读报阅刊浏网的同学来说,又恰好对这些“美文”进行了精读深读,也许此次高考是捡了个“宝贝”。
  党报党刊党网,是刊载和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伟大实践的权威主流平台,莘莘学子的课外学习,也当把线上线下学习党报党刊、关心时事、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自身成长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一份有机的“营养套餐”。也许,由于广泛涉猎和勤学苦读,此次高考作文将成为“封神”之作。

终审:罗怀芳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