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建言助力“化龙跳水鱼”香飘四方
重庆市大足区宝顶镇,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核心景区所在地,凭借优美自然风光、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底蕴,每年吸引超千万中外游客慕名前来。让游客们赞不绝口的不仅是大足石刻的精美造像,还有本地的特色美食——“化龙跳水鱼”。
特色美食街雏形初现
紧邻宝顶山石刻景区的化龙水库,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宛如一幅天然画卷,这里正是“化龙跳水鱼”的“发源地”。二十多年来,本地餐饮商户潜心经营,烹调出特色底料,将“化龙跳水鱼”打造成大足旅游美食的“金字招牌”。
“化龙跳水鱼”以生态食材、嫩滑口感、麻辣鲜香远近闻名。其独特烹饪方式——现杀直接下锅不腌制,最大程度保留鱼的本味,再搭配本地特有的腊肉、香肠等土货,让食客品尝美味时,也能感受到浓郁的乡间风情。
夏日炎炎,走进宝顶镇,仿佛踏入“化龙跳水鱼”的奇妙世界。化龙水库坝上,栩栩如生的跳水鱼壁画似在诉说美食传奇;沿途商家精心布置的宣传展板,充分展示烹饪过程与诱人美味;东岳村寓意深远的跳水鱼雕塑,为美食街增添了浓厚文化韵味。
近年来,随着大足石刻旅游蓬勃发展,“化龙跳水鱼”声名远播。尤其在春秋旅游旺季,游客参观完宝顶山石刻、游览化龙水库后,纷纷探寻“化龙跳水鱼”等本地特色美食,美食街雏形初现。值得一提的是,这条美食街的建设,离不开大足区政协委员、大足中学教师王永洪的建言献策。
委员为美食街“把脉开方”
美食街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王永洪深入调研后发现,尽管“化龙跳水鱼”有一定知名度,但周边餐饮配套设施却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停车位紧张,让自驾游客望而却步;公共休息区域匮乏,游客品尝美食后无处休憩;餐饮服务标准化程度低,影响整体消费体验。这些问题如枷锁,制约了美食街的进一步发展。
今年大足区两会期间,王永洪经过深思熟虑,提交了完善大足石刻新游客中心周边配套设施、促进旅游消费升级的提案,着重强调强化餐饮配套建设的重要性。他建议,依托现有资源,打造一条集美食、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特色美食街,提升游客旅游体验,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内涵。
大足区政协高度重视这一提案,将其列为重点提案。宝顶镇党委政府也迅速响应,积极行动起来。
特色美食街焕发蓬勃生机
今年4月,接到大足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委员提案后,宝顶镇党委政府依托东岳村美丽家园项目,对街区风貌、标识标牌进行全面升级。以东岳村党群服务中心为起点,化龙水库城外城餐饮店为终点,该镇精心打造出特色美食街——跳水鱼一条街。
今年7月,大足区政协组织委员督查宝顶镇提案办理时,王永洪看到美食街焕然一新。街道整洁干净,标识标牌清晰醒目,店铺装修各具特色,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地方文化气息。同时,为吸引更多游客,宝顶镇节日期间在宝顶老街向游客发放餐饮美食优惠券,有效吸引了游客前来品尝美食,带动了餐饮消费的增长。
如今,跳水鱼一条街人气一度高涨,各家店铺生意火爆,食客络绎不绝。从城外城到王南跳水鱼,再到纤佛山庄、杨三姐跳水鱼等,多家特色餐馆各具风味。据统计,目前美食街上已有10多家跳水鱼餐饮店,正逐渐成为宝顶镇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
“跳水鱼一条街的建成投用,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促进了当地餐饮业的繁荣发展。”大足区政协委员、宝顶镇宣传统战委员郑锡胜介绍,今后,随着宝顶镇旅游产业持续升级和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化龙跳水鱼”这一地方美食品牌将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记者 谭显全 通讯员 黄亚 文/图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